查文庫>教學設計> 《“番茄太陽”》朗讀指導教學設計

《“番茄太陽”》朗讀指導教學設計

《“番茄太陽”》朗讀指導教學設計

  一、教材解讀

  《“番茄太陽”》是蘇教版小語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感人的作品。文章弘揚親人之愛,無私之愛、朋友之愛等,揭示人與人之間無比美好的真情。《“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了“我”與盲童小女孩明明之間的一段交往,抒發了“我”的內心感受,表達了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歌頌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這篇文章給人一種柔柔的美,在平淡之中給人以心靈的震撼,於細微之處催人奮進。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無疑是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朗讀指導尤為重要。

  二、教學設計設計

  1:朗讀作者補充背景的作品片段,體會“我”的心情變化

  師:這篇文章的作者,她叫衛宣利,她是一位女作家。讀過她文章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出示,師配樂讀):

  這是一個情感世界的文字花園,她用雙手在鍵盤上敲擊,訴說著生命中愛的奇蹟。《番茄太陽》同樣也是一篇感人的文章。我們讀這樣的文章一邊讀,一邊就好像跟她說話一樣。我們要讀明白,她在跟我們說些什麼。下面我們先來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誰願意來給大家讀?(指名讀)

  師:你知道,衛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裡告訴你什麼了?

  師:對,她告訴你她生活很艱難,心情灰暗無比,但是,她還有一些話,沒有跟你講,你再讀讀她這篇文章。

  (出示,師生集體接讀) 衛宣利作品——《流淚的月餅》片斷

  1.年前,我17歲,生平第一次被抬進了醫院,就再也沒能走著出來——我的腿,在那場意外的車禍中癱瘓了。起初,我並不知道病情的嚴重。17歲,還是不諳(n)世事的年齡。從來沒有想過,生命會以這種殘烈的方式讓我刻骨銘心。

  師:瞭解了一個人的身世,知道作者她在傾訴什麼,你的朗讀就會讀得好,現在誰再來讀這段話?(生讀)你看,這次的朗讀,就有了變化,因為知道了衛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師還要告訴你,24歲那年,衛宣利阿姨因為婚姻,跟自己的父親大吵了一架,離家出走,一個人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以寫作為生,但是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無音訊。體會一下,自由讀這段話,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設計2:補充朗讀作者其他作品片段,昇華愛的主題

  師:課剛開始我們讀了作者衛宣利《流淚的月餅》片斷,現在我們再讀讀她的作品。(配樂,師範讀)

  1.衛宣利作品——《兩雙球鞋》片斷

  以後,我就穿著這雙鞋,在醫生的指導和父親的扶持下,開始了艱苦的鍛鍊。

  後來,曾被斷言不能再走路的'我學會了扶著雙槓走、拄著雙柺走,走出絕望,走出封閉,走向了社會,走出了我自己的一片天!

  2.衛宣利作品——《流淚的月餅》片斷

  如今,10年的時光過去,我終於用手中的筆趟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絕望的小女孩兒了。但是那個流淚的中秋節,那團流淚的月餅,仍然留我心最深的地方。我終於明白父親的話:人生也像月餅一樣,要由各種豐富的滋味才能圓滿起來。

  3.衛宣利作品——《心上的耳朵》片斷

  是的,她的心上有一雙耳朵,聽得見花開,流水,鳥鳴,蟲語;她的心裡種了愛,早已開成一朵燦爛的花;她的心裡有舞,所以醉了世界。

  師:衛宣利在《番茄太陽》這篇文章前題寫過一句話,我想現在同學們能讀懂這句話了。

  (出示反覆讀): “心裡有了快樂,光明就不遠了。”

  師:我們是否還可以這樣說------

  (依次出示) 心裡有了快樂,____就不遠了。

  心裡有了____,____就不遠了。

  師:我想,一顆明亮的番茄太陽已經透過小小的課堂溫暖了更多人的心!(分段分組讀)如果你有一顆“番茄太陽”,你想把她送給誰呢?(出示愛心傳遞圖)

  三、案例反思

  好的閱讀擁有的是深度勝於廣度。對於好的作品,只有一遍遍朗讀文字,學生才能真正走進文字,走進作者心靈深處,感作者之所感,成為作者的知音,豐富自己的積澱,培養高尚的情操。正如《“番茄太陽”》課文作者衛宣利所言“我們認真地閱讀,一面可以瞭解他人如何看待人生,一面可以設身處地地想象在境地相同的情況下,試驗他的人生態度與我們有多大程度的吻合。”

  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補充背景朗讀材料,聽到他們在課堂上成長的聲音。因此,課堂中我分前後兩個階段共出示了作者衛宣利的四段作品片段(《兩雙球鞋》《流淚的月餅》《心上的耳朵》)。

  1.釋疑解惑,以教材疑難問題為切入點選擇課外朗讀材料,指導學生走進文字世界

  課文選入時把第一段改成一小段,非常簡潔,只強調了我生活艱難與心情的灰暗,適合於四年級孩子的視野。生活因何艱難,心情因何灰暗?這是文章的暗線,也是理解文字的引線。

  拓展朗讀是學生走進作者心靈深處的一座橋樑,迅速抓住“生活鏡頭”,讓學生明白“生活即文字”,讀文字就是讀生活,學語文就是解讀心靈。以教材疑難問題為切入點選擇課外朗讀材料指導理解,既有助於解決疑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學生透過朗讀,聯絡教材的上下文的意思,實現“無師自通”的目的。

  2.比較鑑賞,選擇有一定聯絡的作品與課文進行比較朗讀,培養文學鑑賞能力,提升閱讀素養總結拓展時設計第二次課內外銜接朗讀了三個片段,文字的情感與第一次拓展朗讀截然不同,充滿愛的溫暖。如何理解一個五歲盲童帶給成人世界的溫暖及“番茄太陽”表達的愛的傳遞意義,學生深度閱讀,教師適時地出示相關朗讀材料,潛移默化引領學生向文字更深處漫溯。其不同角度的幾個資訊在教學中形成合力,有助於學生對朗讀文字建構屬於自己的意義理解,在課堂正確的朗讀指導下使學生理解作者作品之間的內在情感關聯點,明白朗讀一段文字就是朗讀一個人。獲得學生朗讀品悟作者情感世界的文字花園,逐層走進文字的核心,最終留下語言,留下人生的啟迪,留下樂觀生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