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較完整地複述故事情節,做到條理清楚,祥略合適。
3、結合語境理解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4、聯絡自身生活體驗,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難點】
複述故事情節。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法。
3、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教學媒體】
錄音帶;幻燈片投影字詞、討論問題。
【教學設想】
閱讀本文,可以學到作者小時候“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經驗。學習本文,要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透過多角度閱讀、討論探究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審美情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匯入語:
在生活中我們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剛,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自以為挺努力,卻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別人搞好關係,人家卻不理你……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今天,我們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從課文中這個孩子的經歷中尋求啟示吧。
2、運用第10頁中詞語寫一段關於自己戰勝困難的文章。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並複述故事情節。(時、地、人、事。)
2、給學生8分鐘時間速讀課文,然後變換角度複述故事。要求:儘量運用文中形象生動的語言;隨著敘述人的變換,敘述的內容要重新整合,有所創造。
⑴ 從內德的角度(以內德為第一人稱)來敘述事情的起因(1~6)
⑵ 從傑利的角度(以傑利為第一人稱)來敘述莫頓爬懸崖陷入困境的經過(7~15)
⑶ 從父親的角度(以父親為第一人稱)來敘述莫頓爬下懸崖,擺脫困境的經過(16~22)
三、研讀分析
1、給課文重新擬題,並說明理由。(小組討論,推薦最好的發言。)
2、討論:為何作者要擬這個題?同學們好還是作者好?
3、文中的'“我”遇到了什麼困難?這些困難是困難嗎?說明理由
4、對他來說是極大的困難,那麼他是怎麼克服的?
四、體驗反思
1、你學了這篇課後,有什麼收穫?
2、你生活中也有克服困難的經歷,你當時是怎麼戰勝的?(用一句話概括)
3、四人一組討論:
⑴ 為什麼他父親不上去把他抱下來,而是讓他自已一步一步走下來?現在我們假設一下:假設你是那個父親,你將怎麼辦?
⑵ 假如你是傑利,將怎麼辦?
五、拓展延伸
1、閱讀同題詩歌:《走一步,再走一步》,並體會其所蘊含的哲理。
2、閱讀課後紅習中汪國真的詩,思考:告訴我們怎樣克服困難?
六、作業佈置
1、蒐集並摘錄三至五條對待困難的名言佳句,在班級交流。
2、進入情境,想像作文:假設自己是故事中“我”的一個小夥伴,以《當同伴陷入困境後》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3、抄寫生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