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有關《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有關《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內容上很有咀嚼的餘地,特別是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這一句,喻意值得咀嚼。說的是困難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個大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就不難克服了。這篇課文,足以啟發學生在生活中要善於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個什麼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就成為一筆精神財富。善於感悟,寫作文,也有東西可寫,在不起眼的題材上也能寫出好文章。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2、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蘊含的生活哲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2、品味賞析:

  同學交流朗讀(小組互互讀)──教師點評,教師範讀。

  三、生成探究性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生成問題──合作學習交流探究,教師指導。

  學生可能生成問題預計(參見《讀寫導航》):

  1、說說你從文中悟出了什麼生活哲理?

  2、課文寫我跟著夥伴們去爬懸崖的.過程,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什麼內容略而不寫?為什麼這樣處理?

  3、課文不僅寫我在爬懸崖過程中的動作,還寫了我的心理活動,請將寫心理活動的語句找出來,反覆誦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4、細讀下面兩句話,然後按要求回答問題:

  (重點語句理解。)

  *

  我聽見有人啜泣,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已。

  *

  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⑴

  為什麼不直接寫我哭,卻要換個寫法?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⑵

  這時我已經在父親的懷抱中了,為什麼還要啜泣,為什麼會有巨大的成就感?永遠忘不了的經歷具體是指什麼?

  四、再次組織合作探究

  1、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同學將怎麼辦?

  2、假如你是我,孤獨一人在懸崖上,將怎麼辦?

  五、拓展創新

  你也一定有像作者一樣,在某一次難忘的經歷中,悟出某一方面的人生真諦。請你簡要地在下面寫一寫。

  六、佈置作業

  1、摘抄積累優美句子。

  2、課文中對我爬懸崖過程中的心理活動描寫相當細膩,試就自己在某個場景下的興奮或恐懼,感激或內疚等心理活動生動地描寫一番,寫一個片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