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2、初步感知課文的含義,把課文小標題讀成一首小詩。
一、 談話匯入。
自古以來,作者都是為英雄謳歌,英雄的美名被人銘記。很少見到有為動物豎碑立狀。有一位作家沈石溪卻為西雙版納的一頭戰象,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讚歌——《最後一頭戰象》!
二、 檢查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
讀準字音:劈敵? 日寇? 石碑? 焦躁不安? 泣不成聲? 浴血搏殺 緊繃繃 撲喇喇? 炯炯有神
2、請生讀,糾正讀音。
3、指導難寫易錯生字。
日寇? 焦躁不安
三、梳理脈絡,瞭解主要內容。
讓我們一起走進,讀——最後一頭戰象!
1、預習了課文,考考同學們的歸納能力。翻開課文第121頁,出示幻燈片。
快速默讀課文,根據劃分好的'段落,用小標題歸納各部分的內容。
2、學生讀文,教師巡視,請同學上臺寫一寫。
3、根據學生標題及時更改。
(幻燈出示)出示:
1)英雄垂暮
2)重披象鞍
3)再回戰場
4)莊嚴歸去。
4、反覆朗讀小標題,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5、像讀詩詞一樣朗讀四個小標題,讀出對戰象的崇敬之情。
四、學習第一部分“英雄垂暮”
1.提出要求:默讀,畫自己感動的地方。
2.學生自學。
3.交流感受。
五、教師總結:
這是一頭忠誠、善良、有情有義的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