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P97例1、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發現簡單事物的排列數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3.讓學生經歷探索最簡單事物排列數的過程,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4.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慾望,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探索最簡單事物排列數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理解簡單事物排列中的有序、無序的不同。知道怎樣排列可以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展示臺、字卡等。
學具準備:數字卡片、一號二號答題卡、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看《熊出沒》嗎?熊大熊二聽說咱班的孩子呀既聰明又可愛,想邀請大家去大森林裡做客,高興嗎?一眨眼兒,我們就到了!哇,森林好美呀,還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呢!咦?熊大熊二在幹啥?我們去看看吧!
二、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一)勇於猜測
1.出示題目
熊大要考考大家:我們摘的蘋果數量是由 1、2和3組成的兩位數,而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我們可能摘了多少個蘋果呢?有幾種答案?
2.分析題意
不能用1、2、3以外的數字,組成的必須是兩位數而不是一位數或其他,個位十位上的數字不能重複,例如不能是11等。
3.猜測結果
師:那你覺得摘了多少個蘋果呢?請你猜一猜一共有幾種答案?
找學生猜,並記錄下來。
師:孩子們,猜測是科學發現的前奏,我們已經邁出了精彩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更進一步的驗證,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操作驗證
1.出示操作要求
(1)同桌兩人合作,一人擺數字卡片,一人把擺好的數記錄在一號答題卡上。
(2)記錄完畢放好字卡迅速坐端。
(3)比一比賽一賽哪組同桌寫出的兩位數最多,合作的最好!
2.學生活動
師巡視蒐集作品
(三)總結方法、得出結論
1.找出自己認為最棒的作品,說說為什麼。(有順序)
2.優秀作品的主人到前面演示,老師做記錄。
3.總結好作品的排列規律,學生起名,老師介紹排序方法:固定十位法、交換位置法。
4.找到無序作品,交流得出只有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5.師生共同探討固定個位法。
6.同桌互相介紹自己喜歡的排序方法
7.得出結論:蘋果數量有6種答案。表揚猜對的孩子。
8.小結
師:孩子們,在我們的通力合作下,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找到了有序排列的方法,也懂得了只要有序排列才能不重複不遺漏。這就是今天我們探索的新知識——排列問題。(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一)選蘋果遊戲
1.師:熊大熊二摘完蘋果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吉吉和毛毛,他們也特想吃蘋果,口水都流出來了。這裡有三個蘋果,紅蘋果、綠蘋果、黃蘋果,吉吉和毛毛各分一個,有多少種分法?你能用上你喜歡的排列方法嗎?
2.同桌討論選用排列方法,並說一說。
3.學生活動,師巡視。
4.展示作品,說出所用的排列方法。
師小結:孩子們剛才我們用1、2、3組成6個不同的兩位數,現在把紅、綠、黃三個蘋果分給吉吉毛毛各一個。雖然排列物件不同,但排列方法一樣,去有序全面的思考問題,都做到了不重複不遺漏。
(二)熊二考考你(機動)
師:看到大家出色的表現,熊二也想考考大家。用0、2、5能組成哪些兩位數? 1.學生獨立寫在練習紙上。要求有序、快速、正確。
2.全班交流,說出排列方法。(注意0的用法)
3.組成的最小兩位數是幾?最大兩位數是幾?為什麼?
(三)拍照遊戲
師:森林的景色如此美麗,熊大熊二想和大家合影留念,誰願意?(找一人)問題來了:3人站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種站法?
1.猜測
2.如何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3.角色分工。
4.拍照、記錄。
5.總結方法。(固定位置法和交換位置法相結合)
四、課堂總結、情境收尾
師:我們要走了,熊大熊二特意來歡送大家。
1.談收穫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森林,與熊大熊二共同探索出有序排列的方法,更加懂得了我們要學會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這樣就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3.與熊大熊二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