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看松鼠做巢》教學設計

《看松鼠做巢》教學設計

《看松鼠做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5個生字,並掌握其中10個生字(注意“匆、費、臥”的寫法)

  2、透過閱讀,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3、體會重點詞語對於句子意思表達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結合圖片,透過學生的閱讀理解文章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小松鼠獨自作巢的堅強意志。

  教學重難點:透過閱讀,瞭解松鼠做巢的過程。

  體會重點詞語在句子意思表達上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再讀。)

  同學們,大家讀完這個課題後,腦筋產生了哪些問題呢?

  (學生提出問題)

  首先請大家看到課後生字。請同學們讀準生字字音,認清生字的字型、筆畫,並且說一說你用什麼方法將容易寫錯的字記牢。

  (開火車讀生字,並組詞。學生糾正讀音。注意“匆”)

  那麼在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我們容易寫錯呢?你能用什麼方法記住它?

  (學生介紹自己記憶方法,教師簡單複述。)

  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牢這些生字,並動手寫一寫。

  (學生練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看圍繞課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學生默讀課文)

  2、有沒有同學能給我們簡單地介紹這篇課文?(學生進行介紹)

  (分別請學生介紹,最後請一名學生完整地介紹一遍。)

  三、再讀課文,細緻感悟

  1、透過閱讀課文,同學們知道了作者喜歡坐在窗臺前看松鼠表演。那麼課文的第幾自然段描寫了松鼠的`表演呢?(學生接答第2自然段)

  2、那麼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松鼠都為作者進行了哪些表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學生介紹松鼠表演。)

  出示“它們有的……有的……有的……。”(學生讀)

  3、讀一讀這一句,你能體會到什麼?(松鼠的表演很多)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可加上“還有的”)說一句話嗎?

  4、學生再讀第2自然段,體會鬆鬆鼠的表演豐富多彩。

  讀完第二自然段後,你覺得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學生說——可愛……)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透過閱讀欣賞到了松鼠豐富多彩的表演,那麼隨後作者又看到了什麼呢?(松鼠做巢)

  二、精講課文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3—10自然段,想想告訴了我們什麼?

  (學生說——作者幫助松鼠做巢,可松鼠對作者的幫助不理不睬。)

  2、點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第3—10自然段。一邊讀,一邊聽,一邊思考:作者幾次幫助松鼠,而松鼠有是怎樣對待作者的幫助的呢?

  3、作者三次幫助松鼠:

  (1)第一次拖來一棵乾枯的小橡樹綁在大橡樹上。

  小松鼠是怎樣對待作者的幫助呢?

  出示“它對我為它準備的樹葉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依舊匆匆爬下,從地上叼起樹葉,又匆匆爬上去。”

  (學生再讀,你能體會到什麼?)

  (提示“竟然”、“依舊”,學生再讀,體會。對比有無這兩個詞,句子的意思發生了什麼變化?)

  (學生讀說)

  (2)第二次翻出人造棉混雜在那棵樹的落葉下。

  (3)第三次將落葉全部蓋住,上面撒滿人造棉。

  小松鼠又是怎樣對待作者的幫助呢?

  尋找課文原句,讀一讀。

  (“想不到一切都白費心機!它竟繞到別的樹下叼來落葉。”)

  從這句話你能體會到什麼?

  (小松鼠的表現出乎作者意外。“想不到”、“竟”,再讀這一句話體會。)

  對於松鼠的表現,最後作者終於放棄了對松鼠的幫助。不過作者相信……(學生接讀“那隻白肚子……過得非常舒適”。)

  4、學生(或教師提出)質疑:為什麼作者說“松鼠在自己用最好的材料鋪就的巢裡。過得非常舒服。”你是怎樣理解“最好的材料”?

  (學生說,教師小結。)

  三、小結全文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欣賞到了松鼠精彩的表演,而且還感受到了松鼠自食其力,堅持不懈的精神。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嗎?寫一段話,給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設計: 11、看松鼠做巢

  看松鼠表演 有的……有的……有的……

  叼幹樹葉 第一次

  看松鼠做巢 “我”給它的幫助 第二次

  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