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趵突泉的教學設計方案

趵突泉的教學設計方案

趵突泉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透過看圖和理解課文,瞭解濟南名勝趵突泉的特點,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愛美的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點,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透過查工具書,聯絡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新出現的詞語。

  (二)仔細觀察圖畫,再認真讀課文,在圖畫中試著找一找大泉眼,並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劃分結構段。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淺、鮮潔,它為濟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滾,冬天會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型,活潑、有趣。

  2.劃分結構段,歸納段意:

  提示: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園遊覽的路線從不同方面介紹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淺,大泉日夜翻滾,小泉姿態優美動人,為濟南增添了美。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第一段只一句話,上半句講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下半句“單講”趵突泉。那麼,這一段在文章裡起了什麼作用?

  (文章開門見山,語言簡潔,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圖畫,閱讀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作者還沒有來到趵突泉公園,就已經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為什麼呢?(那是在橋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過岸邊“幽靜”的環境。)

  那泉水的特點是什麼?(清淺”“鮮潔”)

  怎麼理解“清淺”“鮮潔”?(“清淺”的意思是乾淨、清澈見底。“鮮潔”的意思是水質鮮活,沒有雜質。)

  “假如沒有趵突泉,濟南會失去一半的嫵媚。”“嫵媚”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這樣說?(“嫵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態美好可愛。作者感到在濟南美麗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麗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沒有趵突泉,就大大遜色了。)

  (三)看圖畫,閱讀學習第三段。

  1.教學過渡:作者說“假如沒有趵突泉,濟南會失去一半的嫵媚。”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樣的“嫵媚”。

  2.指名讀這一段。這一段哪幾句具體寫大泉?(3~6句)

  作者筆下描繪的大泉是什麼樣的景象?有什麼特點?(看到水從三個大泉眼裡往上冒,不斷地翻滾。)

  寫“不斷地翻滾”是怎樣具體寫的?(“像煮沸了似的,不斷地翻滾。”“……沒晝沒夜地冒,冒,冒,永遠那麼晶瑩,那麼活潑,好像永遠不知疲倦。”)

  3.作者一邊描繪大泉,一邊寫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滾”的樣子,聯絡課文內容,說說翻滾的大泉給作者和我們的`感覺是什麼?(自然的偉大)

  4.反覆讀這三句話,從中體會作者深深的感受。

  5.在這一段裡,作者除了寫大泉的景象,還向我們介紹了什麼?(泉池的形狀、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6.如果說,平時的趵突泉那麼“翻滾”,“好像永遠不知疲倦”,那麼,冬天的趵突泉怎樣呢?(更好)

  怎麼“更好”?是一個怎樣“更好”的景象?平時的泉“偉大”,冬天的泉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象?(“神秘的境界”)

  7.小結:這一段描寫趵突泉大泉的美麗景色,突出表現了大泉“晝夜不息”地“翻滾”的自然的偉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們和作者一樣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8.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閱讀學習第三段。

  1.齊讀這一段,作者怎樣從描寫大泉過渡到描寫小泉的?(過渡句:“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

  2.小泉有什麼特點?(多姿多型)

  怎麼“多姿多型”?作者採用什麼句式列舉了泉水往上冒的樣子?(“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種種姿態和變化莫測來表現小泉的“多姿多型”。)

  3.反覆讀這一段,抓住表現小泉不同姿態的詞句,仔細品味小泉的各個特點,體會作者賦予的感情。

  4.作者寫小泉,採用了什麼手法來寫的?(比喻)

  5.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總結:

  《趵突泉》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語句優美、生動,富有詩情畫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描寫了趵突泉的美麗景色,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板書設計】

  大泉     偉大

  趵突泉      小泉     有趣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