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羅布泊,消逝的汕湖》的教學設計

《羅布泊,消逝的汕湖》的教學設計

關於《羅布泊,消逝的汕湖》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與設計思路】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報告文學,開頭形象地描繪了今日羅布泊的荒漠景象,接著上溯歷史上的美麗景象。然後著重說明羅布泊消亡的緣故,又具體展現今日羅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後推而廣之,說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頹勢,篇末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籲。

  課前預習,提出並整理發現的問題,動手查詢資料,帶著問題和資料走進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解讀能力,透視文章的寫作軌跡,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目標】

  1、瞭解報告文學用事實說話的特點,理解文中對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列資料的說明方法並學會運用。

  2、培養蒐集和整理資料、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悟憂患意識,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句,樓蘭這個著名的古城早就被沙漠吞噬,而羅布泊這個神秘的地方依然吸引著我們去揭開它的謎底,一睹它的真面目。

  二、略讀課文,概述內容情感

  1、用一句話概括羅布泊是個怎樣的地方,並說說你讀了文章後有什麼感觸。

  2、瀏覽全文,找出文中你認為最能表現作者感觸的一句話,並有感情地把它朗讀出來。

  三、研讀課文,感受憂患意識

  1、有水和缺水的“羅布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到那裡去的人感受有何不同?羅布泊發生鉅變的直接原因是什麼?你認為造成羅布泊生態環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2、分析下列兩組句子的表達作用有何區別。

  ⑴這出悲劇的製造者是人!這一切是人為的!

  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

  ⑵救救青海湖、月牙泉和所有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3、假如你是羅布泊的最後一棵胡楊樹,你想對人類說些什麼?

  四、延伸討論,拓展環保主題

  1、請你再列舉一個由於人為的原因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事例。續在“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後,要求運用對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列資料的說明方法。

  2、在“拯救羅布泊”的專家討論會上,請你發言,說說羅布泊還能重現往日的生機嗎?為什麼?要求至少說出兩點依據。

  五、調查研究,宣傳環保風尚

  1、在課後繼續深入研究,把討論的有關內容整理成小論文,要求自擬題目,有理有據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2、撰寫或摘錄環境保護的宣傳口號,要求內容明確,語言簡潔,醒目突出,並在適當的時機對你周圍的人進行宣傳。

  六、小結

  諾瓦利斯說,哲學就是懷著永恆的鄉愁尋找家園,對著永恆消逝的家園,人類只能長歌當哭,任他們走進永恆,走進我們血脈相傳的記憶!古人云:“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樓蘭留下的“人與水的記憶",是一段慘痛的歷史,不過,看一看今天的羅布泊,我們也足以擔憂,我們留給後人的記憶,將是什麼樣的歷史呢?走過這一片繁華,前面,會是荒涼嗎?

  (學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如果你願意,你堅持,每一個人都能給這個世界帶來變化!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為我們的生存環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