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準確把握課文內容;學會在議論中兼用敘事抒情的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教學重點】
親賢臣,遠小人等建議。
【教學難點】
作者情感的把握。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如:電視劇《三國演義》〕。
圖片頡取,《上下五千年》中與這段歷史相關的題材。
【教學方式】
閱讀,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三國時期,曾有一個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演繹了一個個令人驚歎的'故事如:《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渝》《空城計》《七擒孟獲》等,你知道他是誰嗎?(諸葛亮)他曾在公元227年率師北上伐魏前寫下了一篇誦千古的美文,陸游曾稱讚它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士是伯中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去領略諸葛武侯對劉氏父子的赤膽忠心。
二、檢查預習
關於諸葛亮你瞭解多少?簡單介紹一下諸葛亮。(課前佈置學生蒐集,課堂交流)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殂( ) 以塞( )忠諫( ) 以遺( )陛下 闕( )漏 猥( ) 陟( )罰臧否( ) 駑( ) 彰( ) 夙 ( ) 咎( ) 諏( )
三、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放朗讀錄音)
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四、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再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1、重點詞語:
崩殂 恢弘 良實 簡拔 布衣 卑鄙 猥 驅馳 不毛 駑鈍 攘除
諮諏 雅言 陟罰臧否 作奸犯科 志慮忠純 祚補闕漏 性行淑均
優劣得所 貞艮死節之臣 夙夜憂嘆 斟酌損益
2、整體感知:
文中哪些語句能體現作者的建議和主張?
(參考答案:集中體現在第一、二節的最後一句,第五、七節)
3、用自己的語言複述課文內容。
(要求複述進需將當時的形勢及作者的主張包括其中。)
五、小結
學到及感悟到了什麼?
六、拓展練習
蒐集諸葛亮小故事,並講給同學聽。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由學生複述課文,提煉內容要點。
二、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三、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1、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2、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來,全班會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3、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⑴ 課文中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後主劉禪提出了哪幾條建議?其中哪一條是主要的?為什麼?
⑵ 諸葛亮為什麼要出師伐魏?
⑶ 第六、七、八段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麼?
⑷ 臨表涕零包含了諸葛亮怎樣的複雜情感?
⑸ 本文語言質樸、懇切、真情充溢,感人至深。請舉例說明。
⑹ 從表文的字裡行間,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諸葛亮、怎樣的劉備、怎樣的劉禪?
4、拓展練習:
⑴ 諸葛亮、劉備兩個人的相遇,相知,對我們的現實人生有何啟發?
⑵ 蒐集有關《出師表》的名言,全班交流。
5、學習小結:
⑴ 學生小結:學到及感悟到了什麼?
⑵ 教師小結。
⑶ 內容小結:本文以十分懇切的言辭,針到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先主感恩圖報的一片深情。
⑷ 方法小結:
語言質樸、懇切,真情充溢,感人至深;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