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美術彩泥連連看的教學設計
《彩泥連連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樹枝、彩泥不同的材質特徵。
2、運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製作,掌握創作的技巧和步驟。
3、感受不同材質的美,感受創造美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彩泥和樹枝塑造出一組生動的作品。
難點:學生對初步接觸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的把握,怎樣讓這些作品粘穩。
課前準備:
教師:各色彩泥、小樹枝、牙籤、細鐵絲、示範作品等。
學生:各色彩泥、小樹枝、牙籤、細鐵絲、彩泥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動畫欣賞激趣匯入
1、觀看動畫片,豐富學生視覺感受,激發學習興趣。
2、提出問題:動畫中的動畫形象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板書課題。
二、觀察感受了解特點
感受樹枝和彩泥不同的材質特點。
樹枝:表面顏色深,並有自然的紋理;粗糙;有一定的硬度;易折斷。
彩泥:色彩豐富,鮮豔;柔軟;可塑性強。
三、分析指導合理取材
1、認識樹枝的作用。
(1)把長頸鹿的脖子和四肢換成用彩泥來做,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2)教師小結:樹枝在作品中起支撐、連線的作用。
2、分析樹枝和彩泥適合做什麼。
(1)小蜜蜂的哪些部位是用樹枝做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電腦中逐步拆分作品蜜蜂。)
(2)教師小結:樹枝在作品中代替細長的部位,彩泥在作品中是主體。
3、取材練習,使學生掌握巧妙運用合理材料進行製作。你會用樹枝和彩泥分別做七星瓢蟲、女孩的什麼部位呢?
答對了,七星瓢蟲會飛起來,女孩會跑起來。
四、啟發思維設計訓練
激發求異思維,引導學生設計出造型新穎獨特的作品。
1、口頭設計,開闊思路,啟發創作。
2、學生動手操作課件,組拼動物和人物造型。
五、演示過程掌握方法
師生共同完成示範作品老鼠。老師先做老鼠的身體,再請學生在老師準備好的各種樹枝中選擇出適合做老鼠尾巴、鬍鬚、腳的樹枝,並和教師共同完成作品。
六、反饋指導創造表現
展示部分作業,透過觀察,讓學生主動發現製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