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的教學設計模板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的園子裡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認識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等詞語,摘錄描寫優美的句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詩匯入,揭示課題
童年是最純真、最令人難忘的歲月。上一篇課文,冬陽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今天,我們要走進《祖父園子裡》,與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園子裡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
掃清文字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按閱讀提示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
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3、想一想:
你什麼喜歡自己讀的段落?有什麼感受和體會?
四、彙報交流
1、文章開頭的描寫:我家有一個大花園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裡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⑴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預設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園子裡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我對它們非常喜愛;作者描寫這麼細緻,說明祖父的園子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讓我對那裡的一切都難以忘懷。等等。學生回答後,追問從哪些句中體會到的。)
⑵有感情地讀這幾句話,要求透過適當的語氣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2、你覺得我在祖父園子裡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說說為什麼?
⑴預設學生喜歡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有的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踢飛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
我愛祖父的模仿行為;我的舉止很天真、幼稚;我的舉止很可愛;等等。
②其實哪裡是鏟;把狗尾巴當做穀穗留著。
理由可以是:
伏在亂勾,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把穀穗割掉,把狗尾巴留著,這樣的舉止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乾的傻事;等等。
③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於是丟下黃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
我見異思遷,是我對園子裡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都非常喜愛的緣故,這樣的事情,在孩子中間是經常發生,讀了這樣的句子,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我在園子裡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等等。
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大喊著:下雨囉!下雨囉!
理由可以是:
我很天真、頑皮;祖父對我十分寬容、喜愛和呵護;我在園子裡十分自由快樂;等等。
⑵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樣有趣?
在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過程中相機歸納:作者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哪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把孩子的天真、頑皮寫出來,具有真情實感。作者寫得很具體,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描寫的具體生動,使我們好像就看到我一樣。等等。
3、文章後面的幾段話: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⑴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預設的答案可能有:
寫園子裡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心情;我內心充滿了快樂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裡,園子裡一切都是自由、快樂,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⑵有感情地讀課文的後面三段話,要求透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五、朗讀全文,佈置作業
1、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純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畫,絢麗多彩;童年是一首詩,耐人尋味。讓我們齊聲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課文能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