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媽媽的愛》的教學設計方案

《媽媽的愛》的教學設計方案

《媽媽的愛》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及孩子對媽媽無私的愛。

  2.透過找生字娃娃的方法識字,使學生認識扇、裳等10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誦讀詩歌。

  4.透過感悟語言文字,發現生活中充滿了愛,世界充滿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匯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正如歌中所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我們從小到大,媽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這種很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媽媽的愛。)

  1.師配樂範讀課文。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並且開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3.我發現同學們學得都非常認真,生字學得怎樣呢?老師考考你們。(生做找生字娃娃的遊戲)。

  (1)教師喊,學生找。

  (2)學生喊,教師找。

  (3)小組的同學互相做一做。

  4.同學們都非常聰明,生字很快就學會了,這首詩你們讀得怎樣呢?請5個同學讀課文,一人一節。

  三、精讀課文,體味母愛。

  1.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自學,有沒有信心?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

  出示:

  a.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詩歌來讀。

  b.透過讀這一小節,你明白了什麼?

  c.小組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2.學生按建議自學。

  3.彙報學習情況。(指名讀,比賽讀,評價讀、示範讀。教師指導讀。)(隨機板書)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剛才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讀的課文也特別棒,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小結:同學們,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遮雨的傘,滴落的淚,責備的目光,親切的教誨,媽媽的愛還是什麼?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為媽媽每天都細心的照顧我們,所以我們大家都生活得很幸福。誰能像書上那樣舉個例子說說媽媽對你的關心和愛護?

  四、聯絡生活實際誇誇自己的媽媽。

  1.學生誇媽媽。

  2.鼕鼕的話。

  聽了你們的話,和我們一起上小學的鼕鼕也很想誇誇自己的媽媽。大家想不想聽?(出示課件)

  3.鼕鼕還把對媽媽的誇獎仿照課文的樣子,寫成了一節小詩呢?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出示課件)

  4.下面同學們也把剛才你誇媽媽的話整理成小詩的樣子說出來。(小組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五、結尾。

  把你對媽媽的讚揚寫成一首小詩,回家讀給媽媽聽。

  簡評:

  在本節課中,教師努力體現了以下幾點:

  1.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促進主體積極參與的重要前提保證。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就要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創造民主、科學、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

  2.放手識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安排識字遊戲,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經過二年級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生字的學習,教師只起點撥作用,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去自學。繼續進行隨文識字後,透過小遊戲,使學生感覺學習生字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種樂趣。

  3.創造性的安排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由教學的主宰者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適時適當地採用教學手段。如初讀課文時,學生願意學習哪一段就學那一段。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

  4.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加深體驗。

  現代教育觀念提倡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語文學習外延到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語文。在這一節課中,這一過程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使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體會出媽媽無私的愛,透過一些生活細節,去發現媽媽的愛,使孩子體會到、意識到自己時時刻刻生活在深深的母愛當中。

  5.有機滲透語文天地的學習。

  在本課中,我把語文天地中的誇誇自己的媽媽和金鑰匙有機的滲透到本節課中,並不是唯一不變地、呆板地去學習。讓語文天地也變得活起來。

  6.寫話一直是學生掌握知識薄弱的環節,所以在安排誇獎媽媽時,讓學生很熟悉的鼕鼕做榜樣,降低以詩歌的形式寫話的難度,也不至於枯燥無味,從而保護了學生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