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幸福的回憶》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幸福的回憶》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幸福的回憶》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24自然段,進一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抓重點句,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4自然段。

  3、深入體會作者熱愛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回顧學習方法。

  2、學習教學提示。

  (1)默讀提示語,思考:怎樣才能讀得有感情?劃出有關的句子。

  (2)交流。

  (概括:①理解內容,體會感情。②注意語句的重音、停頓、速度的快慢、聲音的.高低。)

  3、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1980年7月6日,我隨媽媽在峨眉山遊玩時發現了什麼?

  (2)交流討論,用上發現、原來回答問題。

  (3)聽說鄧爺爺來了,我們心情怎樣?從哪些句子中看出。

  (4)出示句子。

  (5)按照抓重點詞(我要看、馬上、加快、趕)→體會人物感情(急迫、激動)→注意語調(較高)、語速(較快)朗讀的過程,採用示範讀、指名讀、齊讀的形式指導朗讀。

  (6)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4、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我擠進人群,看到鄧小平爺爺是什麼樣的?鄧爺爺怎樣親切地和我談話?

  (3)交流討論。

  ①當我看不到鄧爺爺時,我心情怎樣?從哪句話體現出來?

  ②指導朗讀。

  出示句子:我忍不住大聲地嚷起來:鄧爺爺,鄧爺爺,您在哪裡,我要看看您!

  (引導學生體會小作者急切的心情,兩個鄧爺爺一個比一個聲調要高,聲音要響亮。)

  ③指名讀描寫鄧爺碑外貌的句子,進一步理解慈祥和藹的意思。

  ④想一想鄧小平的話應該怎麼讀?(和藹可親)我當時的心情怎樣,該怎麼讀?(興奮、語調較高)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

  指名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

  ⑤說說鄧爺爺對我的希望是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5、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張珍貴的照片是怎樣照成的?

  (2)交流討論。

  ①指名回答(鄧爺爺邀請我和媽媽合影留念)。

  ②當時我的心情又怎樣?

  出示句子:

  千里馬,和爺爺照張相好不好?我太高興了,連忙轉身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和爺爺照相!我要

  A學生嘗試朗讀。

  B透過朗讀交流(鄧爺爺的話和藹親切,讀出問的語氣,語速較慢;我的話興奮、激動、語速較快,語調較高。)

  (3)指導讀好我緊靠著鄧爺爺,甜甜地一笑,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6、小結。

  這節課,我們怎樣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

  7、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5、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