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六課《愉快的勞動》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欣賞《太陽出來喜洋洋》,瞭解歌曲所表現的內容,並透過跟《拾稻穗的小姑娘》的對比聆聽,進一步感受歌曲質樸、高亢、嘹亮、充滿朝氣的音樂情緒。
2、學唱歌曲《採山》,透過演唱、表演等活動體驗歌曲輕快、活潑、清新的音樂特點
3、透過多種形式,積極的投入到各項音樂活動中來,從中體驗歌曲所描繪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快樂勞動的主題。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的演唱和表演歌曲,從中體驗課堂樂趣
歌曲中前十六分音樂和休止符的掌握和運用;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的態度和情緒的把控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在《拾稻穗的小姑娘》音樂中進教室,師生自編動作進行舞蹈
2、師生相互問好
二、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1、初聽歌曲,並思考: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緒?跟《拾稻穗的小姑娘相比》,歌曲給你帶來了怎麼樣不一樣的感受?
2、學生聽後自由說說
3、復聽,請學生邊聽邊用線條將不一樣的心情表現出來
4、再次完整聆聽,即興創編動作,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並鼓勵學生可以對自己喜歡或印象較深的樂曲輕輕哼唱
三、學唱歌曲《採山》
(一)、節奏練習
1、教師:今天老師還要帶大家去大山郊遊,這回,我們要步行去,你可要跟上老師的步伐走步哦,千萬不要掉隊了
教師出示節奏:
(1)、X X /X X //
(2)、XXX X/XXX X//
(3)、XXXX X/XXXX X//
(4)、XXXX XXX/XXXX XXX//
先齊拍,然後分小組進行合奏,按(1)——(4)的順序進行,老師做指揮
(二)、歌曲學唱
1、熟悉音樂
(1)、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你看,美麗的大山正在歡迎我們
大螢幕上開始展現“採山小姑娘演唱”、“山裡的物產”、“山裡的景色”等,同時播放《採山》的伴奏音樂
(2)、你看,大山裡的景色這麼美,你的心情怎麼樣?老師想請你們用動作表現出來次播放《採山》伴奏音樂,學生自編律動,表達自己歡快、喜悅的心情
2、教唱歌曲
教師:在這美麗的大山裡,還住著一群經常去採山的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採山嗎?讓歌曲老告訴你吧播放《採山》音樂
3、提問:歌曲中的.小朋友去山上幹什麼?你還從歌曲中聽到了些什麼呢?(踩雨、採蘑菇、採木耳、採山菜等等)
4、教師:你想去採山嗎?那麼就先讓我們學會這首採山新歌吧
5、隨教師鋼琴伴奏學唱歌曲《採山》
6、學會後,在教師指導下完整演唱歌曲
三、創編表演
1、教師:小朋友很能幹,一下子學會了這首歌曲,接下來咱們也可以去採山了
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將事先準備好的道具分發給學生,如自制簡易花籃等,請一部分學生當做採山者,一部分學生當景物,如蘑菇、木耳、山菜等等,另一部分學生則演唱,然後跟著音樂伴奏自編動作進行“採山”,教師也融入其中,可先提示:小朋友們除了踩雨、採蘑菇、採木耳、採山菜外,還可以採什麼呢?
四、結束
1、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自己的努力領略到了大山的美景,也和大山的小朋友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愉快勞動,希望小朋友在今後的日子裡,能*自己的各種勞動換來更多的快樂!
2、在《採山》的音樂聲中排隊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