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下冊《青蛙與蜻蜓》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體會兩個“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點。
2、認字3個,寫字6個。
3、體會漢字聲旁表聲的特點,練習看半邊猜字的識字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利用聲旁識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小朋友們能介紹一下你們的好朋友是誰嗎?那莊稼的好朋友是誰你們知道嗎?課件出示青蛙和蜻蜓圖片
2、認識益蟲: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兩種小動物,它們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情? 板書課題,認讀蜻蜓並伸出手和老師書寫。
3、小結:認識到它們都是益蟲。 匯入新課(板書:益蟲)
二、檢查預習情況,歸類識字型會形聲字的特點 (出示詞語及拼音)
蜻蜓 放晴 眼睛 靜靜 呱呱叫 不出聲 除害蟲
1、藉助拼音自由讀
2、指名讀,齊讀
3、觀察加點漢字的異同:(生彙報,師作如下板書)
青:相同:蜻 接近:睛 晴 靜
4、問:還有哪些帶“青”的字,讀音和“青”相同或接近?
生小組討論後總結:清、情、請、精、靖
5、小結:漢字的變化真大,給“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組成意思完全不同的形聲字,這些帶“青”的漢字,大部分讀音中都有韻母“ing”,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如此。如果大家把握不準,就向字典或家長請教。
三、讀懂課文,瞭解益蟲。
1、指名分節讀課文,大家聽他們讀的對不對?
2、評價
3、齊讀全文
4、體會情境,指導朗讀。
(1)青蛙和蜻蜓分別做了什麼?在什麼地方?(師結合生回答作相應板書)
(2)那麼它們做完了事情後各自表現又是如何呢?誰來說說青蛙?
(4)青蛙叫什麼?為什麼叫?它在想什麼?(指導朗讀體會到青蛙此時的高興、自豪的心情以及宣揚自己功勞的心態)
(5)對此理解“蜻蜓”的表現,抓住“靜靜”、“不吱聲”重點體會到其其謙虛的品質。指導生讀出其情景。
(6)再次齊讀兩小節,體會各自的表現
(7)練習指導背誦全文
5、拓展延伸,瞭解益蟲。
我們都喜愛這兩隻益蟲,誰還知道哪些益蟲,你能告訴大家嗎?生彙報
6、師作總結語:像青蛙、蜻蜓等這些益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幫我們消滅了許多害蟲,保護了莊稼和其它植物。所以我們不僅要感謝它們還應該怎麼做?(生回答,師板書:保護)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一找哪個字是上中下結構?(害)那麼寫這個字要注意什麼?(生答,師作範寫,並用紅粉筆作重點提示)
2、師範寫“靜”,重點強調“月”,第一筆是“豎”,而不是“撇”,右邊的“爭”應該注意什麼?誰來告訴大家?
3、學生描寫生字各二遍
4、書寫作業
五、佈置作業
板書:
青蛙 與 蜻蜓
(保護)益蟲:
除害蟲 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