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實際測量》教學設計
活動目的:
1.透過室內、室外測量活動,鞏固所學的面積概念和測量方法;
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幾何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估計能力和互助合作學習精神;
4.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並進行熱愛學校、保護校園環境的思想教育。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都已經學會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以及實際測量的方法,這節課就來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我們一起在教室內外上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那麼,你們想解決哪些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在教室裡測量“地面的長、寬和麵積”、“課桌面的長、寬和麵積”、“黑板的長、寬和麵積”、“窗戶的長、寬和麵積”以及“操場的長、寬和麵積”等。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室內活動,解決實際問題
1.小組測量
要求每個小組自主選擇兩個專案進行測量,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兩人測量,一個報資料,一個記錄。
2.教師參與活動和引導
學生在實際測量時,教師要參與每個小組的活動並適當進行一些引導,學生在測量過程中可能會有些疑問,如當學生提出黑板的長和寬不夠量整分米時該怎麼辦?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量到最後不夠1分米的,按四捨五入法省略,也就是滿5釐米的,分米數加 1,不滿5釐米的捨去。
3.填好下表(每個小組完成兩項)
4.組織交流討論
(1)在實際測量時,你是怎樣選擇計量單位的,為什麼?你如何選擇起點和終點?
(2)如果給教室的地板鋪上邊長為40釐米的`正方形瓷磚,大約需要多少塊?
三、室外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室內活動後,教師組織學生到教室外去參加實際測量活動,以培養實踐能力和發展空間觀念。各小組按規定的測量順序到達測量地點,兩人測量,一個報資料,一個記錄。
1.小組活動
活動一:選擇相距30米左右的兩個物體,先用步測的方法測算它們之間的距離,再用捲尺或測繩量出這段距離,看看步測的結果與實際測量的結果相差多少?
活動二:選擇100米以內的一段距離,先目測,再步測,然後用工具測量。最後比較目測和步測的結果與實際用工具測量的結果各相差多少。
活動三:用步測量出操場或一塊長方形地的長和寬,並求出它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2.組織交流討論
用目測、步測和工具測量距離時,應注意什麼?哪一種方法更準確?
四、評價體驗,活動小結
教師先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小組自評、組間互評,然後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綜合評價和小結,以激發學生的實踐探索熱情,讓學生體驗到實踐活動成功的喜悅。
五、實踐作業,拓展延伸
每小組寫一份本次實踐活動報告,包括測量專案、測量方法、測量資料和測量結果比較、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