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幼兒園小班《認識上和下》教學設計

幼兒園小班《認識上和下》教學設計

幼兒園小班《認識上和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透過故事,激起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區分並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認識並說出近處物體的上、下位置。

  2、在遊戲中,能正確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讓幼兒知道上下的含義以及上下的相對性。材料準備:背景:平面房子圖,猴、熊手偶,狗、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表演故事:《懶惰的猴子》,老師與保育員分別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給幼兒表演。聽故事:懶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會屋休息,小猴搶先躺在了下鋪。並說:“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說:“這是我的鋪,你上去。再說,我這麼胖,怎麼爬上去?”小猴還是不聽,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二、提問:

  a、小猴玩累了,搶先睡在哪裡啦?(下鋪)

  b、小熊是怎麼說的?小猴聽了嗎?

  c、小熊生氣了,把小猴扔到哪裡去了?(下鋪)

  3、讓幼兒能清楚地辨別和正確說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詞,並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二、1、議論:

  a、你看見過自己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嗎?

  幼1:燈泡吊在房頂上。

  幼2:鍾掛在牆上。

  .....

  b、放在下面的東西有嗎?你知道為什麼放下面嗎?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層的,我睡在下層。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髒呀?

  2、老師小結:

  a、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頭、手等。

  b、以近處物體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陽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遊戲活動:《小狗和小貓》

  1、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小貓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讓幼兒別人扮演小狗和小貓,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遊戲。

  3、看誰找到有快又好,表揚找對房子的幼兒,給最快的掛金牌。

  4、遊戲進行二、三次,小結,遊戲結束。

  四、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讓幼兒自由組合,繼續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