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語文和數學》為題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訓練正確劃找課文的中心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知道語文是基礎的基礎,增強學好語文的自覺性。
3、認讀生字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正確劃出文章中心句,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難點:劃出文章的中心句,增強學好語文的自覺性。
三、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理解書後第4題的詞語大意,劃出不懂的地方。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會生字詞。
2、初知大意,理清各自然段意思。
(二)教學過程
1、問題匯入。從班級中數學尖子對語文學習不重視造成的問題匯入揭題。
2、自學課文。
(1)生字詞學習
(2)通讀課文,劃出問題。
3、初知大意,試劃中心句。
初步青寫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
課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學生試劃有可能不統一,出現好多句,可安排延時反饋。)
複習回顧:
什麼叫中心句?為什麼要找中心句?
怎樣找中心句?第一單元三課的.中心句各有什麼特點?
(1)出現在開頭,如《別了,我愛的中國》。
(2)出現在文章中間,如《一夜的工作》。
(3)出現在文章結尾,如《養花》。
(4)中心句反覆出現,如《別了,我愛的中國》。
4、自讀課文,概括自然段意思。
5、作業練習。
(1)做書後第4題
(2)摘錄書上反問句並改成陳述句。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劃出中心句,體會中心思想,增強學好語文的自覺性。
2、會用"無論……都……""非……不可""不僅……還……"等句式寫句子。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定向。
2、細讀討論。
(1)燈片出示課後第3題句子。
這句講什麼?什麼叫"充分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你認為怎樣認識才算充分認識了?如果不充分認識有什麼害處?
(2)第2、3自然段舉了哪些例子證明沒有"充分認識"學習語文和數學關係的害處?蘇老是數學家,為什麼卻講"若語文不及格,數學再好也不能錄取"?你是怎樣認識這個關係的?蘇老在第4自然段是怎麼講這個關係的?
(3)哪些證明蘇老是體會到學好語文的重要的?
(4)蘇老從自己的親身體會,從沒學好語文的反面例子講,講來講去目的是什麼?
3、重劃中心句。
再劃中心句,討論第1課時試劃時的分歧,說清為什麼應將"我希望大家在學好數學的同時,也要把語文學好,這對青年人的成長一定有好處的。"劃出中心句。
在說理中加深對中心句特徵的認識,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4、師生總結。
這課的中心句和哪一課的相類似?在劃中心句的兩次變化中,有什麼新的收穫?
用"無論……都……""非……不可""不僅……還……"等句式(可用一句,也可用兩句連用)說說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5、延時作業。
任選一題作業(寫200字左右的片斷)。
(1)我吃過語文水平不高的苦頭。
(2)蘇爺爺,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