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花瓣兒“魚”》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學習優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
2、鼓勵幼兒根據散文美妙的意境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
1、已觀察過桃樹、杏樹等開花的樹,並進行過撿花瓣的.活動。
2、用玻璃缸盛水,放入花瓣成花瓣“魚”。
3、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25-28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花瓣兒“魚”引出活動
1、出示花瓣兒“魚”。這是什麼?春天來了,桃花、梨花、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風一吹,會發生什麼事情呀?
——掉下來,會掉在那裡呀?花瓣在水裡飄遊好象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像魚)
2、有一天,花瓣兒飛到小溪裡,變成了花瓣兒“魚”。你想聽聽這樣奇妙的事兒嗎?
二、基本部分
欣賞散文
1、老師有表情地朗誦散文第一遍。
(1)、提問:花瓣兒飛到水裡變成了什麼?花瓣兒“魚”漂亮嗎?有什麼顏色?
(2)、這篇散文的名字就叫《花瓣兒“魚”》,我們再來看看花瓣兒“魚”在小溪裡的美妙故事。
2、分發幼兒用書,請幼兒看書25——28頁。
3、老師引導幼兒邊看圖邊欣賞散文第二遍。
4、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麼?(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散文的名字叫花瓣兒“魚“)
——師提問:散文裡說了什麼事情?
——師提問:這條小溪為什麼變成了彩色的小溪?
——師提問:花瓣兒“魚”有什麼奇妙的地方?
——師提問:人們為什麼捨不得捕捉花瓣兒”魚”?
——師提問:春天又來了,花瓣兒“魚”又到哪裡去了?變成了什麼?
——師提問:花瓣兒“魚”快樂嗎?你喜歡花瓣兒“魚”嗎?為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5、請幼兒合上書,邊聽老師朗誦散文邊想象花瓣兒飛向小溪,變成了花瓣兒“魚”快樂生活的情境
三、結束部分
1、複習兒歌《比耳朵》。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