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灰雀教學設計的內容

三年級上冊灰雀教學設計的內容

三年級上冊灰雀教學設計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麵包渣、歡蹦亂跳、惹人喜愛、自言自語等。

  2、能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

  教學難點:

  明白列寧為什麼不問男孩卻問灰雀。

  教學準備:

  課前預習,查詢列寧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蜜蜂引路》,還記得是和誰有關的故事?(列寧)

  2、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也是與他有關——《灰雀》

  3、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大家已經預習過了,把你的收穫和大家分享。

  2、學生彙報,相機瞭解列寧的生平。

  3、和同桌一起讀課文,互相檢查生字詞語是否過關。

  4、彙報:有哪些生字、詞的讀音特別要注意?

  5、開火車讀詞語。

  6、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當評委。

  7、正音後全班齊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1、默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學生彙報。

  3、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值得探討?

  4、師生共同梳理:

  (1)那隻灰雀昨天到底到哪兒去了?

  (2)列寧為什麼不再問那個男孩卻問灰雀呢?

  四、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檢查詞語。

  2、回憶這節課我們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二、學習課文

  1、同學們,你覺得列寧喜歡灰雀嗎?(喜歡)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默看課文,邊看邊做旁註。

  2、學生彙報:

  (1)公園裡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隻灰雀: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麵包渣和穀粒。

  (2)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3)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4)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相機指導朗讀)

  3、除了列寧喜歡灰雀,還有誰喜歡灰雀?(小男孩)你怎麼知道小男孩喜歡灰雀?(因為他喜歡灰雀,才把灰雀捉走。)

  4、你從那裡看出是小男孩捉走了灰雀?(學生讀課文,做批註)

  5、學生彙報: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3)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4)“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

  (5)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

  (體會小男孩的心理變化)

  6、列寧為什麼不再問那個男孩卻問灰雀呢?

  7、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學文明理

  1、小男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2、其實,列寧小時侯也有類似的經歷。(課外拓展:列寧打碎花瓶的事情)

  3、能說說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