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春天的手》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春天的手》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春天的手》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在學習中領悟一些識字方法。

  2、繼續培養自主識字能力、預習習慣和綜合學習的能力。

  3、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觀念。

  4、使學生體會並學習邊讀邊想象的閱讀方法;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難點:

  課文最後兩句是難點,“掠、拂”的區別是難點。識字和領會課文的語言美、意義美是重點。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課題引入,質疑

  《春天在哪裡》歌曲匯入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歌,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歌的題目。邊讀邊想,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生讀課題

  生質疑

  二、開放課堂,感受春天的美

  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問問春天吧。(帶孩子到操場的榕樹下)

  小朋友,仔細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看看在春風的吹拂下有什麼變化?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四人小組交流後指名說

  站在陽光下,站在春風裡,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指名說

  那小朋友知道《春天的手》指的是什麼吧?

  三、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老師讀課文(一小節),並出示該小節的生字(一類字),指導認讀

  識記生字,說說你是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的?(四人小組交流後指名說)

  四、再讀課文,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指名讀課文,師正音。

  四人小組比賽讀後全班齊讀。

  自由讀課文,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

  指名讀,並說說理由。

  (結合朗讀指導,並透過動作表演,理解“撫、摸、掠、拂、拍、拉”的意思)

  重點理解最後一句。師引導總結: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小朋友要象禾苗一樣快快長高!不但要長身體,還要長智慧。珍惜時間,鍛鍊身體,認真學習,你就拉住了春天的手。

  聽音樂(春天裡的各種聲響),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並說說你想象到了什麼?

  男女同學比賽讀(有感情朗讀)

  全班齊讀

  五、識字寫字

  出示生字“春、樂、樹、拍”,請學生注意觀察,四人小組交流,說說生字的筆畫筆順,偏旁結構及書寫時該注意什麼。

  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講解一個字就讓學生寫一個字)

  展示評比

  六、作業設定

  背誦一篇有關春天的詩歌

  把美麗的春天畫下來

  教學反思:

  英國科學家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最合適的時間是他們興致高的時候。”據此,我讓孩子走進自然,充分感受春風的溫暖輕柔,春色多姿多彩,春聲悅耳動聽。小朋友各個眉飛色舞,爭先恐後向老師傾吐自己的觀察所得,自己的體驗。師生互動、交流,共享沐浴在春風中的喜悅,又領悟到春回大地,生機勃勃。我還把音樂和美術請進課堂中,讓孩子的情感再次昇華。透過這次教學,我得到了啟發,既將活動穿插與教學,首先,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綜合性知識和能力。第二,可以避免教學形式的單一化,從多方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擴大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面。第四,活躍教學氣氛。

  《春天的手》一首自由體詩歌,句與句之間不象許多兒歌一樣講究押韻且抽象,句式不整齊,學生朗讀時就不那麼朗朗上口。教學中,我讓學生扮演“春天”,邊讀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指導感情朗讀。

  本堂課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對孩子進行說話能力的訓練,質疑能力的培養,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