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一、課前談話。
1、同學們你們一定看見過大海。大海是什麼樣?給你怎樣的感覺?
(從海的色彩,海的廣闊,海的姿態,海的物產等幾方面來談。)
2、過渡:大海給我們感覺很美,課文林海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優美的景色。
二、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提出問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林海。上節課同學們初讀了課文。能說說課文是從哪三方面寫出了林海的美麗景色?(板書:嶺林花)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其中有好幾個同學都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題目是林海,為什麼還要寫嶺?寫花呢?同學們仔細讀讀這三個部分,也許問題就解決了。
2、學生定向。
哪些同學們想研究嶺的?哪些同學想研究林的?剩下的同學就是研究花了。
3、明確研究目標。
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自己要研究的部分。把你認為美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他跟課題有什麼關係?
三、學習嶺。
1、請研究嶺的同學彙報一下你們的研究結果。嶺美在哪裡?
2、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我從嶺的確很多這個句子中感覺到嶺很多很美,就像海的波浪一樣。能說說為什麼嗎?隨機板書:連綿不斷、姿態多樣
師:你能讀出波浪的感覺嗎?要讀得高低起伏。
(1)讀出波浪起伏的感覺。
點評:①讀得好的:你讀得真好,聲音有高有低,能說說為什麼要這樣讀嗎?
評價:你是用聲音的輕重讀出波浪的感覺的,看來這也是辦法。或是用速度的變化讀出了波浪的`感覺。
②部分地方讀得好:這個部分讀得很好,你是怎麼讀的?
③都沒讀好的:我覺得高低起伏變化不大,誰再來試試看。
形式:老師一邊聽學生讀一邊劃手勢,並調動大家一起來劃出學生讀出的不同的波浪。從肢體的動作來提高學生對波浪的感覺以此助讀。
(指名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
(2)讀出嶺的溫柔。
同學們讀出了波浪起伏的感覺。老師如果把這個句子中的點字去掉,你讀讀看,感覺上有什麼不一樣?去掉點字我感覺嶺就不溫柔了(指名讀自由讀)
(3)你還從哪裡感覺到嶺的溫柔雲橫秦嶺(出示圖片)
而大興安嶺是溫柔的。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興安嶺那像波浪一樣起伏變化,溫柔的嶺齊讀第二自由段
(5)小結過渡:大興安嶺的嶺像大海的波浪。那麼,這嶺跟林海有什麼關係呢?
評價:你真能幹,你會聯絡上下文讀課文。是啊,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沒有嶺的線條哪有林海的波浪呢?難怪老舍先生要寫嶺呢?
四、學習林。
林跟海有什麼關係呢?學習林的同學你們讀懂了什麼?出示第三自然段
1、讀出林大、遼闊無邊的感覺。
句子:目之所及的確是林海。(指名讀)
2、讀出海邊上浪花的美感來。看課件(自由讀)
句子:看,海邊上不是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3、學生說出林的綠顏色變化多端。
出示句子:多少種綠顏色呀
(1)剛才讀嶺的多,同學讀得很好,那綠顏色的千變萬化也一定能讀好,試試看自由讀指名讀是啊,綠顏色多得都看不過來了。板書:目不暇接
(2)老師覺得,剛才一句中的點字用得很妙,如果老師給這句加上點字,你看可以嗎?自由讀,小組討論。不加點更能寫出綠色的多,變化的豐富。
小結:是啊,老舍先生有時語言簡潔,有時語言豐富,但是都寫出了大興安嶺的特點。
五、學習花
1、研究花的同學,說說你們讀懂了什麼。
學生自由說花多,花美,出示句子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看畫面讓我一起高聲讚美可愛又美麗的興安嶺齊讀句子
2、同學們看,這花像海邊上的什麼?花又像海里的什麼?
3、過渡延伸:
如果說這裡是落葉松的海洋,這些小蝴蝶、小紅豆就是海洋裡豐富的寶藏。那麼,大興安嶺還有什麼寶藏呢?生暢談師:大興安嶺裡有豐富的寶藏,真是祖國的寶庫。
4、總結:現在同學們總明白寫林海為什麼還要寫嶺和花了吧?
六、引讀第一自然段
1、引讀第一自然段
大興安嶺帶給我們這麼多美好的感受。所以,當老舍先生進到原始森林裡邊去腳落在手摸到才證實這個悅耳的名字是那樣親切與舒服。
2、背誦
那麼多美好的感受,作者概括為親切與舒服(板書)好,下面就請大家找出課文中讓你感到的親切與舒服的句子背一背,可以背一句,也可以背幾句。
3、指名背。
七、欣賞畫面
1、同學們背得很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海領略那裡的美麗景色,可以一邊看一邊抒發自己的情感,讚一讚興安嶺。
2、教師重點句引背。
八、提出問題。
1、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你還有什麼問題?請寫下來。
2、展示問題。
3、結尾,這是語文課要解決的有趣的問題,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