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楊氏入山之大穴》閱讀答案及原文

《楊氏入山之大穴》閱讀答案及原文

《楊氏入山之大穴》閱讀答案及原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氏入山之大穴》閱讀答案及原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楊氏入山之大穴

  原文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忽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釋義

  引:帶著,帶領

  雞犬:指牲口

  謂:對···說

  欲:想,想要

  對:回答

  皆:都

  故:所以

  果:如果,假若

  授:給予

  戒:告誡

  迫:到了,臨近

  惟:只

  殊:這裡

  譯文

  老人帶領姓楊的`人來到一個大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閒和樂的樣子,是居民的大聚落。到了一個人家,老人對(這戶人家)說:“這個人想要(到你們這裡)住下,能不能容留他?”

  穴中人回答說:“你既然願意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賢能的人。我們這裡只要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枲(枲,麻)這類東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與眾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來,請不要攜帶金銀珠寶這些珍異的東西,(人們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魚肉,這裡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用來耕種或者養蠶,不可以從別人那裡取得食物罷了。”

  姓楊的人道謝並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誡道:“你如果來晚了,山洞就封著了。”到了夜晚,姓楊的人與老人一起出來。

  閱讀訓練及答案

  1.下面句中“此”字分別指代什麼:

  ⑴此公欲來。指代(楊氏)

  ⑵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穴中)

  ⑶此殊不缺也。指代(薪米魚肉)

  2.下面各組詞義相同的一組是(C)

  A、落:落英繽紛居民之大聚落也

  B、果:未果,尋病終子果來

  C、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吾此間凡衣服、飲食……之屬

  D、處:處處志之故可同處

  3、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文中穴中人與桃花源中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記》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一老人引導才進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後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後,不願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穴。

  4.翻譯下列句子:

  ⑴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他想住到你家來,你可以容忍他嗎?

  ⑵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你既然願意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賢能的人。

  二:

  1.區別下列語句中“之”的用法或含義。

  入山之大穴與眾共之楊謝而從之

  2.在括號中填寫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

  ( )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 )與老人同出。

  3.楊氏答應了要定居穴中嗎?由哪句話可看出來?

  4.穴中人為什麼不讓楊氏“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呢?

  參考答案:

  1.①的②代衣服……之屬③代穴中人

  2.穴中人楊

  3.同意;“楊謝而從之”。

  4.因為那些東西會引起人們的貪慾,造成分配的不平等,那麼這個地方也就不會安居樂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