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教學計劃>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篇1

  一、現狀分析

  本班幼兒40名,其中男孩20名,女孩20名,全班幼兒較為活潑開朗,求知慾旺盛,但是,由於幼兒的能力發展不平衡和家庭環境不同,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幼兒非常好動,不遵守紀律,常規較差,有的幼兒嬌氣、任性、個性倔強,

  2。幼兒大膽創造想象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3。個別幼兒動作發展不協調,有部分的幼兒對體育基本動作還未能完全掌握。

  4。幼兒傾聽習慣較差,特別是幼兒語言的完整性、邏輯性、連貫性還需加強。

  5。遊戲活動中還有個別糾紛現象,自行解決的能力有限。合作的方式、方法需要再培養。

  6。需充分發揮家長的主體性,提高家長的家教能力,建立新型的家園關係。

  二、班級學期培養目標

  1。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及勇敢克服困難的良好質量。

  2。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能照顧比自己能力弱的幼兒。願意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3。瞭解各種不安全因素,懂得基本的安全常識。

  4。親近大自然,有觀察、瞭解自然物、自然現象變化與發展的興趣,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5。喜歡參加遊戲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並在活動中獲得快樂、自信。

  6。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技能。

  7。喜歡探索周圍環境,樂於發現,能主動的參加各項活動。

  8。喜歡動手製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材料廢舊物品製作簡單的玩具。

  9。學會安排畫面,能簡單地描繪出事物、人物、動作的基本形態,表現簡單的情節。

  10。能迅速、準確地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會自編並口答簡單的加減應用題。

  11。願意識字。透過遊戲的形式擴大識字量,並能認識生活中的字。

  三、班級管理

  孩子們這學年是在幼兒園生活中最後一個階段,為了順利地進入小學培養各方面的習慣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這關鍵的一學年裡,必須讓幼兒掌握一定的知識與各方面習慣及能力。這學期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培養重點,教師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讓幼兒變得自主起來,自己尋找興趣點,發現小知識點。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學習、衛生、行為各方面的良好習慣。讓幼兒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獲得不同的知識。這也是幼兒能力的體現,比如:觀察力、語言能力、傾聽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1。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裡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儘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日常生中,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2。課餘時間多閱讀書籍,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開展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將有大幅度提高。讓幼兒與幼兒大膽交流。

  3。老師與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心裡的想法,也就是找到孩子學習的興趣點。

  4。平時多聽故事磁帶,讓幼兒的傾聽能力有所提高。

  5。每週提供一次“自由畫畫”的時間,讓幼兒自己去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讓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地發揮出來。我們應捨棄那些枯燥無味的填鴨式及照葫蘆畫瓢樣的臨摹式的教學方法,應讓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充分體現趣味性、娛樂性,充分滿足幼兒的求樂心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四、衛生保健及安全工作

  1。學習並初步掌握遇到火災、雷電、地震等險情的自救方法;懂得不玩火、不玩煤氣、不觸控電器插座,能迅速識別學過的安全標誌並學習新的安全標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制定符合幼兒生理特點的生活制度:注意動靜結合,保證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3。加強晨間檢查,做好常見病的預防,同時檢查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如:小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發現後及時妥善處理。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傳染隱患。

  4。加強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的培養:能夠自己穿、脫衣服,並且學會繫鞋帶,扣紐扣;能夠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如擦桌子,洗手帕等;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捲袖子,,擦肥皂,手心手背撮,洗淨,灑幹;能夠愉快安靜的就餐,會正確的使用餐具,能自己收拾碗筷。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等。

  5。加強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幼兒入園,老師進行檢查,是否有玻璃、玩具、刀、針等危險物品。減少教室危險因素:如電源、針、門窗等。在幼兒午睡時,檢查幼兒的睡眠姿勢,防止被褥遮蓋口腔。知道自我保護的方法:如鼻子流血時,將手抬高,手指朝上;摔倒時應抬頭,兩手撐地。開展“安全在我心中”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增強安全意識。

  6。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利用陽光的照射,促進幼兒體格的生長。家園聯絡,督促幼兒改正偏食的習慣,全面均衡營養。

  五、家長工作

  家園溝通是雙向的,根據班級的教育目標,結合每個孩子的需要,經常及時地將孩子在園的表現、進步、問題與家長互相交流、溝通,共同研究,彼此配合教育,以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幼兒期是人生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與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而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盡到自身的責任。透過多渠道向家長宣傳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如家園欄、電話、網路等,幫助家長端正與更新家教觀念,樹立使孩子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思想,樹立面向未來、從幼兒開始、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觀念。同時我們將做好個別的家園聯絡工作,個別情況個別對待,及時處理家長的需求,對工作中的失誤及時更正,讓家長放心,讓幼兒開心。

  六、各月份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安撫幼兒情緒,建立和諧的師幼關係。

  2。開展生活安全教育。

  3。組織幼兒進緊急疏散演練。

  十月份:

  1。幼兒學習做新操。

  2。開展交通安全教育。

  十一月份:

  1。家長配合,帶幼兒秋遊。

  2。開展活動安全教育。

  3。做好幼兒早操表演的前期工作。

  十二月份:

  1。開展迎新年畫展、家長開放日活動。

  2。加強幼兒體智德美鍛鍊。

  3。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4。幼兒早操表演。

  元月份:

  做好期末各項總結工作。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期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三、學生分析

   有學生41人。全部進入學前班,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生剛入學,年齡小,坐不住,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想方設法多設計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師生融為一體,使學生儘快良好的形為習慣。

  四、具體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篇3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引導學生感知、觀察、探索其生活環境中的客觀事物及自然現象,以滿足其好奇心,幫助他們獲得關於客觀世界萬物的豐富經驗,形成初步認識。

  2、培養幼兒對待科學的積極情感和正確態度,學習簡單的探索客觀事物的方式方法,發展他們的認知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慾望。

  2、體現師生互動,寓教於樂吸引孩子。引導幼兒在玩耍中主動獲取知識,在感受中體驗與自然融合的快樂。

  三、教學難點:

  培養幼兒的觀察、、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由於孩子們年齡小,又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所處的環境不同,認知水平也不一樣,因此,孩子們的感知、觀察事物的能力也不相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熱情是很有必要的。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熱愛學生,給學生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輕鬆進入課堂。

  2、多方查詢資料,對孩子們進行直觀教學,想方設法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學習。

  3、多與家長交流,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援、配合。

  六、教學時間安排:

  略

  幼兒園學前班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學前班數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教師透過組織幼兒開展多彩的活動來擴充套件、整理其在生活中獲得的有關數學方面的經驗,掌握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運用數學知識認識事物的能力,為入小學學習打好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作為一名新的幼兒教師,孩子們的情況還不太瞭解。不過在近兩週的觀察下發現學前班的孩子們都非常聰明。大多數孩子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開展數學活動,基本掌握了對數字的理解,並能準確的進行加減運算。對數學活動有了一定的興趣愛好,這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學前班是幼兒升入小學的過渡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根據時代以及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孩子們的反應能力和學習程度有一定的差異。數學是一門提高幼兒智力反應能力的一門課程,針對幼兒個體和全面素質的要求,教師會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兒。

"

  3、比較大小

  第十三週1、比較的可逆性和相對性

  2、比較的傳遞性

  3、10的分解組合(一)

  第十四周1、10的分解組合(二)

  2、10的加減法(一)

  3、10的加減法(二)

  第十五週1、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2、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一)

  3、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二)

  第十六週1、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2、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3、看圖編應用題

  第十七週1、根據算式編應用題

  2、哪是它們的家

  3、鞏固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