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一年級數學上冊《10的認識》課堂的教案

一年級數學上冊《10的認識》課堂的教案

一年級數學上冊《10的認識》課堂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10的認識》課堂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讀、比較大小和組成及寫法,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難點

  掌握10的組成。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器、、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猜謎引出已認識的數0~9。

  同學們,我們來猜猜謎語,好不好?

  (1)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

  (2)0和6之間有哪些我們認識的數?

  (3)(伸出5指)它添上2是誰?

  (4)7的相鄰數是誰?

  (5)8再添上1是幾?

  2.9再添上1是幾?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生活中和10有關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話說說嗎?

  學生分別說出:星期天我在民族廣場看見10只氣球;我在南湖橋看見10只風箏;我家陽臺種有10盆花;我爸爸釣了10條魚。

  (2)請小朋友們數數第一排有幾個人?(8人)

  (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誰有辦法?

  學生回答:一個小朋友站進去就可以了。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3)同學們在學習中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實物投影)9在8的後面,10在哪裡,為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後面,10比0~9都大。

  (4)剛才我們猜了謎底0~9的謎語,你能編謎底是10的謎語嗎?先在4人小組裡說說,再選一個最好的說給大家聽。

  2.比大小。

  (1)10和一個數比大小,誰能說一說。除了這種還可填什麼?10○□

  (2)9○□誰來說說。

  (3)完成書本第65頁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寫法。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的寫法有什麼不同?

  (2)誰能說說10怎樣寫?(學生先嚐試說說,教師再小結)

  (3)在書本第65頁的`田字格里練習寫10。

  (4)寫完了同桌互相欣賞一下。

  4.10的組成。

  情境引入(演示):

  有一天,小聰約小夥伴去踢球,順便從家裡帶10瓶飲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飲料裝到袋子裡,可是一個袋子裝不完,就把10瓶飲料分別裝到兩個袋子裡,小聰可能會怎樣裝這10瓶飲料呢?

  (1)請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飲料,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種方法?誰能想辦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組裡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請一個小組彙報你們組的方法(實物投影展示)。

  (4)根據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5)討論10的組成的記憶方法。

  你有什麼辦法記住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聽。

  記住這前面五個,其餘可以推想出來。

  (6)獨立完成第65頁10的組成的填空。

  三、遊戲

  1.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陣列成10。

  2.生生互動。

  同桌兩人做遊戲,說數並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四、課堂作業

  1.練習九第1題。

  一個學生上來演示,其餘學生在書上完成。

  2.練習九第2題。

  (1)學生模仿指揮員發射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2)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這樣的情景。

  3.獨立完成第3題。

  五、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回憶、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知識?你能說說嗎?

  2.質疑: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3.教師對全課進行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