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資訊窗1的第1課時《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課程資源開發七個方面來闡述對本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第一方面說)教材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學段時間及課程內容的劃分,本課時屬於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數的運算”的教學。本課時是學生由表內乘法計算向多位數乘法過渡的起始課。因此本課的學習在本單元、本冊,乃至整個小學計算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先從本單元的角度分析:主要學習三個內容:資訊窗1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筆算;資訊窗2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筆算;資訊窗3學習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從整個單元編排的順序可以看出,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為下一課時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理解算理,探究演算法奠定知識與方法的基礎。
再從全冊角度看,教材編排結構有:第三單元三位數乘一位數,第五單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第六單元混合運算,足以看出本課時在整個單元甚至整冊教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了有效實施本節課的教學,結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四個方面的總目標,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學生經歷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理解算理。
2、掌握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口算方法,能準確進行口算。
數學思考目標:
會獨立思考問題,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講清楚自己的想法。
問題解決目標:
1、瞭解探究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基本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目標:
1、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能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2、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
根據目標的確定,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整十數乘一位數的一般口算方法,正確口算。教學難點是:講出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算理。教學關鍵點是: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演算法的特點,選擇理解最最佳化的一種演算法。
二、(第二方面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之前,與之相關的已有知識基礎是:
在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了100以內整十數的組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以及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學習了表內乘法,並且已能熟練掌握。
學生學習本部分知識相關的生活經驗是:學生能夠直觀感悟出在生活中常見此類問題,可以用乘法或加法計算。
三、(第三方面說)教學模式:
我校的數學教學模式是“先學後導、互助提升”。模式共分三種類型,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本節課屬於新授課模式,新授課模式包括以下5個環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評價質疑——抽象概括,總結提升——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我校教學模式著眼於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立足於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了學生的成長而教”,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牢固樹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在數學課上成就學生的智慧。
四、(第四方面說)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先簡單介紹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和時間預設: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用時4)
1、單元匯入,呈現知識結構。
2、板書課題,揭示學習目標。
3、創設情境,發現資訊,提出問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用時10)
1、學生根據“探究提示”自主學習。
2、小組內交流互學。
(三)展示交流,評價質疑(用時13)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用時3)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用時10)
接下來詳細逐一說明每個環節的具體做法:
(第一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4)
(第一個層次)1、單元匯入,呈現知識結構。
由於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課始出示單元知識樹,向學生介紹本單元主要的學習內容
(第二個層次)2、板書課題,揭示學習目標。
揭示本節課課題,並板書課題,出示本節課學生應該達到的學習目標。
(第三個層次)3.創設情境,發現資訊,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提供的情境圖,學生觀察情境圖,尋找數學資訊並提出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簡單板書數學資訊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課堂匯入部分,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結構有個初步瞭解,有利於單元知識網路的形成;課始明確學習目標,以目標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情境的設計源於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增強對數學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0)
本環節包括了2個層次。課件出示探究提示(說一下),讓學生根據提示在思考中探究,一步步完成,我在此環節要注意巡視,瞭解學生探究出的計算方法,然後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合作交流學習。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探究提示”的引導下經歷自主探究口算方法的`過程,藉助小棒反思自己的口算方法是否合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初步學會合作交流,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第三個環節)(三)展示交流,評價質疑(13)
此環節先由學生進行講解、彙報自己組內討論出的口算方法,然後其他組的同學認真傾聽,對於講解不清或者有錯的地方進行質疑、補充,此時教師也要及時進行追問、點撥。學生的方法可能有1、加法;2、擺小棒;3、先用2×2=4,再在4的後面添一個0。重點讓學生彙報第三種方法。學生藉助小棒圖講解清楚“為什麼要添0?”“兩個2的意思一樣嗎?”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體會算理,“2個十乘2得4個十,4個十就是40”,掌握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透過生生間得互動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學生體會嚴禁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數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把本節課的新知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第四個環節)(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3)
學生全部展示後,教師對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及結果進行如下梳理,
同學們在本節課中透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彙報的探究過程,經歷了歸納總結的數學方法,知道了口算的算理和演算法,“先看整十數有幾個十,幾個十乘幾得幾個十,幾個十就是幾十”。
【設計意圖】我的梳理總結包括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結論等,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個環節)(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10)
利用書上的練習題,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鞏固,並設計拓展內容,進行拓展應用。一般設計4部分內容:
1、基礎知識練習,課本12頁第2題口算下面各題,對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進一步鞏固,關注了本節課的知識點;
2、變式訓練,課本12頁第3題青蛙跳荷葉,練習採用接龍計算的形式,形成基本的解題技巧;
3、課本12頁第5題,聯絡生活實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這些練習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生生交流,最後進行彙報展示。
4、小結:對整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及時鞏固自己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便於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絡。形成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技能,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本節課我透過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最大化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了學生智慧。
五、(第五方面說)板書設計:
這節課我的板書設計力求圖文並茂,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六、(第六方面說)課堂評價:
結合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本課時的研讀,談一下自己在課堂中的評價。
1、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我將從四個環節進行評價:
(1)自主學習環節,我採取口頭評價,比如“你真是愛動腦的孩子,”“你的想法真獨特”等;
(2)小組合作探究環節,我採取組內評價,給每位同學單獨加分,一人獨自積滿10分,可以在本組的分數上加1分;
(3)彙報交流環節,採取小組加分制,本組彙報演算法正確、合理加一分,錯誤不加分;
(4)評價質疑環節,同樣採取小組加分制,評價或質疑很到位、合理的,可以為本組加1分。這些評價方式既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
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課標”要求達到每分鐘3-4題,對於已經達到的學生採取獎勵制度,如“一塊橡皮”“一個本子“等,對於暫時還沒有達到的學生採取”延時評價“的方式,提供再次評價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七、課程資源開發:
教材是教與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要合理開發利用教材,讓教材更貼近學生生活。
1.巧用“小棒”: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我利用“小棒”進行擺一擺。20×2該怎樣擺呢?在彙報時讓學生藉助於小棒圖來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口算算理,掌握了口算方法,達到一舉雙得之效。
2.開發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探究算理時,我精心製作課件,上網查閱資料,透過課件演示擺小棒的過程,形象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3、及時捕捉課堂中動態生成資源:在彙報口算方法時,注意觀察學生的神情、姿態,聽取學生的語言文字資訊,捕捉有價值的資訊作為教學資源,找到亮點讓他給大家講解演算法或算理,像這樣及時捕捉課堂中生成的資源,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我希望在我的課堂上,讓學生領略數學的趣味、奇妙、嚴謹,感受數學的魅力,促進學生數學智慧的生成與積澱。為此我將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68、69頁例1。《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兒童的年齡特點,創設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口算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從數學角度觀察周圍世界的習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並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注重演算法多樣化與演算法最最佳化的運用,尊重每一名學生的獨特感受,同時也讓每一名學生都獲得不同的成功體驗。本課內容的一個知識生長點就是表內乘法,將整十、整百、整千數和一位數相乘轉化成表內乘法來進行計算,以此來滲透轉化的學習方法。為學習乘法估算和筆算乘法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過程,理解算理,學會口算方法。
(2)、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透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提出乘法計算問題,解決問題,感覺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4)、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演算法。
教學難點:由算理想演算法。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本著體現計算教學新理念的原則,重視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為學生搭建平臺,逐步地去感悟哪種口算方法最最佳化,逐步熟練地運用口算方法並能有效地進行遷移。本節課教學的主要思路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數乘一位數問題,並透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透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計。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於計算教學,計算教學往往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首先創設遊樂園這個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關注、更積極地參與下面的教學活動;然後提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數學問題,鍛鍊學生的提問及解答問題的能力,情景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絡的,學生的學習素材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良好的學習願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解決同一問題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幾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遷移類推,發現規律。
學生在9乘幾的基礎上計算10乘幾,再由10乘幾推出幾十、幾百的數乘一位數,使學生自己能夠發現並得出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再呈現一組有規律的乘法算式,透過觀察、比較、類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簡便演算法,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4、課堂反饋,檢查效果。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兩個層次的練習:(1)基本練習;(2)解決問題,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設計,體現了練習的坡度,把握了練習的難度,使得絕大部分學生能當堂達成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
1、匯入:師:大家喜歡去遊樂場玩嗎?現在我們一起去遊樂園玩一玩。
出示主題圖: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學資訊?
3、大家看到小精靈聰聰的話了嗎?一起讀。(生提出問題時,讓2名學生說出算式)
第二、解決問題,探究算理。
(一)探究10乘幾的算理
師:小精靈聰聰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出示例1的第(1)題: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要多少錢?(問題寫在紙上,用幻燈放映)
2、學生獨立思考進行計算。(齊讀題目,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再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彙報,老師板書:2×9=18(元)(你是怎樣想的?)
2×10=20(元)
3、探究10乘幾的算理
師:2×10沒有乘法口訣,你是怎樣想的?(前後桌四人為一組說一說你的想法,看看哪一組想到的的方法最多)
學生的回答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2×9=18,18+2=20)
(2)看成10個2相加來計算(2+2+2+2+2+2+2+2+2+2=20)
(3)2×10表示2個10相加,所以是20。(10+10=20)
(4)用1乘2等於2,再在2的後面添上一個0。(板書:1個十×2=2個十)
老師把4種演算法都板出來
4、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理由。(最佳化演算法)
師: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再試試,看看哪種方法最簡便。
5、練習(每人一張答題卡)
3×105×1010×86×104×1010×7
展示,並讓2名學生說演算法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加深學生對10乘幾的算理演算法的理解。
(二)探究20乘幾的算理
1、出示例1的第(2)題: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
2、學生齊讀題,自己解答,彙報,老師板書:20×3=60(元)
3、探究20乘幾的算理
師: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的回答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將20×3看成2×3=6,再添上一個0,就是60了。(即2個十×3=6個十)
(2)因為10個3是30,所以20個3是60(20個3相加)
(3)20×3表示3個20相加,(20+20+20=60。)
把演算法板出來
4、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理由。
(三)口算練習,小結演算法。
1、口算400×5=
師:我們來看這個算式,看誰的反應最快。老師板出題目,生說演算法。(讓幾名學生說演算法)生彙報,老師板答案。
2、做一做: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師:有沒有信心接著下面的挑戰。
30×9=300×9=3000×9=(寫在紙卡上放映)學生說答案,老師在題卡上寫出答案。
師:大家是用什麼方法算得又對又快?
讓學生在體驗中,最佳化自己的口算方法。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板課題:口算乘法)我們通常把這類題目轉化為表內乘法來計算,先把題目看作表內乘法,計算出積後,再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質疑。
師:請同學們把書開啟69頁,認真看一看。有不明白的嗎?
5、請同學們看課本68頁的主題圖,誰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提出一個用乘法計算的問題?(3名學生說)
第三、鞏固練習,掌握應用。
1、做練習十五第一題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71頁,練習十五第一題,自己把得數寫在課本上,看看誰寫得又對又快。
先全班獨立口算,在課本上寫得數。展示一名學生答案,並讓學生說出3個算式的想法。
2、做遊戲:我出你答。
師:現在我們做個“我出你答”的遊戲好嗎?老師說算式,你們說答案。(師說兩個)
師:誰來說個算式大家答?(2-3名學生說)
同桌兩人玩遊戲,每人說兩個算式。
3.做練習十五第2題、第3題。(先讓學生觀察圖中的數學資訊,再解答)
(1)讀題後,獨立計算。
(2)學生彙報。
(3)你是怎麼想的?
第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請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