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蘑菇該獎給誰的說課稿

蘑菇該獎給誰的說課稿

蘑菇該獎給誰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蘑菇該獎給誰》,這是小學語文義務教育國標本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白兔和小黑兔參加跑步比賽的故事,告訴學生有勇氣敢於和強手競爭,雖敗猶榮,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敘述,是訓練學生分角色朗讀的好教材。

  根據教材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新的偏旁。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敢於和高手競爭,才能顯示真正的本領。目標1和目標2是本文的重點,目標3是本課的重點更是難點。我力爭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我準備採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首先揭示課題,引導學生由課題質疑,然後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接著,結合初步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我著重對“得、地”進行正音,對於“清晨,兔媽媽出門才蘑菇,臨走時囑咐兩個孩子要好好練習跑步。”這句長句子,我將指導學生朗讀。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我將引導學生選擇各自喜歡的內容,美讀課文,讓學生透過選擇性閱讀,再次加深對課文的瞭解,最後,我將預留七、八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書寫“練、習、提、參、加”這五個字,其中特別注意“參”,帶有新的偏旁,筆順容易寫錯,因此我讓學生先看書上的筆順表,透過教師的範寫,學生的描仿,正確、美觀地書寫。最後,讓學生當堂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同時注重寫字姿勢。

  下面,就第二課時著重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本課時,我將採用以趣導路,營造氛圍;以讀鋪路,感悟語言;以行拓徑,指導朗讀這三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以趣導路,營造氛圍。

  富有情趣是蘇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因此,我在匯入課文後,就出示“練習、提著、參加、烏龜、冠軍”等詞語,然後讓學生邊看圖邊以連詞成句的方式說說這篇課文的大概內容,然後再透過媒體,創設情境,出示動畫,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激起學生再學習的慾望。

  二、以讀鋪路,感悟語言。

  本文分為四個部分。課文的第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課文比較簡單,我相信我班學生透過朗讀就能體會到兔媽媽對孩子們的關心、愛護。我將用故事引出課文第二部分即2-4自然段,把學生帶入課文美好的情境,接著引導學生自己閱讀第二部分,並請學生讀讀兔媽媽的話,說說知道了什麼,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自己的媽媽說話時的樣子,再透過朗讀,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接著請小朋友轉換角色當當小黑兔來回答兔媽媽的問話(板書:小黑兔),並說說小黑兔當時心情如何,再請學生加上動作,表情來朗讀這句話,抓住“得意”這一詞,來體會小黑兔的驕傲(這時板書:得意)!相機出示小白兔的話,和小黑兔形成鮮明的對比,用同樣的方法來體會小白兔的“難為情”。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邊做動作邊朗讀,對詞義的感悟更具體、真切,朗讀更到位。

  接著我將創設情境,播放小黑兔和小白兔練習跑步的情況引出課文第三部分即5-7自然段,並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接著引導學生讀讀小白兔和小黑兔的話,並說說他們倆都和誰比,心情都如何(板書:跟烏龜比,跟駿馬比),再透過同桌分角色朗讀,體會小黑兔的得意、驕傲,小白兔的難為情,傷心。這一環節讓學生自己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題作用。

  接著我將設疑聽了小黑兔和小白兔的話,兔媽媽會把蘑菇獎給誰呢?引出課文第四部分即8-10自然段。估計學生會說小白兔,相機引導學生讀讀第八自然段。這時師生對話“小黑兔得了冠軍,獎品卻給了小白兔,如果你是小黑兔,你會怎麼想?”學生可能會說不服氣,跑去問媽媽等,相機引導學生朗讀第九自然段,體會小黑兔的不服氣。接著我將組織學生圍繞“如果你是兔媽媽,你用什麼理由來說服兔媽媽呢?”展開討論,並組織交流,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因為他敢和高手比呀”並請學生說說高手的意思,聯絡實際情況,說說班裡學習的高手,再透過不同的方式的朗讀來體會只有和真正的高手比,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板書:敢於和高手比)

  三、以行拓徑,指導實踐

  課文中還留有一些空白,我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聽了兔媽媽的話,小黑兔會怎麼樣?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在此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能夠把體會到的敢於和高手競爭,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這一道理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

  最後,總結課文,繼續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仔細觀察,感受字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技巧。

  為了把課內外有機地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渠道,我佈置了這樣一個選擇性作業:喜歡朗讀的學生,可以回家讀給家長聽。喜歡畫畫的學生,可以給課文配上一幅插圖。喜歡講故事的學生,可以續編故事,講給同學或家長聽。

  透過這些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研究。

  以上就是我對《蘑菇該講給誰》一課的粗淺的理解和一些初步的教學設想,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將視學生的學習情況作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