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除法估算》的說課稿

《除法估算》的說課稿

《除法估算》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根據課程改革的精神,估算是加強的內容。估算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從計算的結果上來看,估算的結果是準確結果的近似值;從計算的方法上來看,估算既是一種近似計算的方法,又是計算法則的靈活運用。學習初步的估算方法,對學生初步領會、理解和掌握算理、計算方法又是大有裨益的。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許多實際的問題情境中,都要用到估算,特別是一些具有大數目的情景,有時估算可能會比精確計算更有用。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50-51頁的內容。本冊教材在第六冊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基礎上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方法。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與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數的尾數省略,求它的近似數,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則要先分別求出被除數、除數的近似數。而且除數是省略十位後面的尾數,被除數從哪位起省略尾數,可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及運算的方便程度來決定,使求出的兩個近似數可歸結為表內除法口算。由於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比第六冊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要準,對口算的要求也較高,而且有些兩位數的除法估算的結果同準確結果誤差較大,所以教材只出現一些估算結果比較接近準確結果的題目,在編排上,教材也注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來學習新知識,透過比較、分析,總結概括出規律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是進一步學習大數目估算的基礎,是學生今後學習估測的知識準備,因此十分重要。

  根據課程改革和新大綱的精神,本課的教學目標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定如下:

  1. 認知目標:

  (1) 結合學生的生活背景,在親身體驗中充分認識估算在生活中的意義。

  (2) 創設情景,讓學生合作探究,進而發現,總結和應用除法估算的方法。

  2. 能力目標:

  (1) 運用除法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並滲透聯想類推的數學思考方法。

  (3) 在培養學生估算能力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3. 情感目標:

  培養他們勇於探索嘗試,能主動地發現創造,以及自主、自信、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及運算的方便程度,靈活地進行除法估算。

  二、教法和學法:

  我國的計算教學長期以來基本上是一種孤立的技能訓練,而本次課成改革是我認識到計算既是一種計算技能,但更重要的是一種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要將計算融入到具體的問題情景之中,產生計算的需要,然後再確定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計算。如果需要近似數的方法時,就要用估算;如果需要精確的答案時,就要用口算、筆算或用計算器。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夥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式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因此,教師的“教”要做到: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鼓勵探索 引導發現

  學生的“學”就能:

  敢於嘗試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共同發展

  一改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應答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簡單記憶、機械重複的學習方式,而是充分讓學生自己在生活情景體驗中主動質疑、探索,互相交流,共同發展。

  三、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複習因數、除數是整十數的乘除法口算。

  因數、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是兩位數除法估算的必要基礎。因此有必要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復習及反饋,以便了解學生的已有學習基礎,又可以為演算法多樣化做好知識準備。

  (二)、創設情景,體現估算的意義。

  運用CAI課件創設師生在秋遊前去超市買遮陽帽的情景。帽子的單價有8元、9元和12元,要買41頂,有400元錢,夠買那種帽子?

  在這裡創設了一個開放性的情景,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既有以前的舊知,乘除法口算、因數是一位數、兩位數的乘法估算,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又有新知,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但這個新知因為設計的被除數是一個整百數,比較容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為後面的新授進行了引路,充分體現了估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三)、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

  1. 讓學生負責設計秋遊計劃。

  2. CAI課件圖文並茂出示:學校到田田生態園往返共116千米,所乘客車平均每小時行38千米。乘車時間大約幾小時?

  (1) 小組合作探究

  (2) 學生質疑、解疑,體會兩位數除法估算的方法。

  讓學生設計秋遊計劃既著眼於數學能力的培養,同時讓學生的一般能力得到了培養。注重內容的呈現採用了不同的表現形式。(這裡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後面在解決秋遊費用問題上採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透過交流各自的思維過程,相互啟發,共同發展。

  (四)、除法估算技能的培養。

  估算下面各題:

  (1) 481÷79 538÷62

  (2) 4211÷69 1985÷21

  (3) 623÷19 274÷38 3650÷41

  題目資料的特點是(1)被除數省略十位後面的尾數(2)被除數省略百位、千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值的方法既有四舍又有五入(3)被除數是根據題目具體情況和運算方便靈活的取近似值。這樣的設計既有利於順利的實現除法估算方法的層層遷移,又有利於學生根據資料特點靈活估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讓學生在遷移的過程中自主建構除法的估算技能。

  (五)、運用所學知識、綜合靈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1.CAI圖文並茂出示:學校全體師生共538人,所乘客車限乘58人,如果同時乘車到達田田生態園,估計一下需租多少輛這樣的客車?

  538÷58≈9(輛)

  9+1=10(輛)

  需租10輛這樣的客車。

  2.CAI課件表格出示:

  客車

  10輛

  每輛租金200元

  門票

  538張

  每張10元

  每人應交秋遊費用?元

  (1) 學生解答、展示交流

  (2) 質疑、解疑

  問題一使學生認識有時估算結果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合理調整。

  問題二一表格形式呈現資訊,需要學生從表格中為解決問題蒐集資訊,合理的處理資訊。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同時讓學生嘗試將兩位數除法估算類推到三位數除法估算,這也是教材的編排意圖之一,例如P51第四題。在這裡,不同的學生可以獲得不同的發展。

  方法一:

  200×10=2000(元)538×10=5380(元)

  2000+5380=7380(元)7380÷538≈14(元)

  方法二:

  200×10=2000(元)

  2000÷538≈4(元)

  10+4=14(元)

  (六)、欣賞

  CAI課件出示:欣賞田田生態園的美麗景色片斷(伴以優美的樂曲)。

  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活動後,情緒充分放鬆。在欣賞美景、感受美的同時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四、教學效果

  總之,本節課在秋遊這個情景主線的貫穿之下,讓學生充分認識估算的意義,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並能用除法估算解決實際問題。在培養學生估算能力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習興趣高漲,積極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得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