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過冬》說課稿
《小動物過冬》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動物過冬》。我將從教材、目標、學情、教法學法、教具學具、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七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小動物過冬》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告訴我們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青蛙準備吃飽之後鑽進泥土裡冬眠,蜜蜂則儲存了很多蜜在蜂巢裡過冬。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有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意思的能力,但是學生的詞語積累量有限,有時心中很明白,卻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
二、說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認識並學會書寫田字格里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要求會認。
3、重點關注“量、鑽、藏、”的讀音,關注“商、暖、第”的字形,並能正確書寫“第、暖”二字。
4、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商量、來年”等詞語的意思。
5、創設情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透過朗讀,瞭解課文中三個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2、培養學生自己查閱、收集資料的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關注自然、善於觀察的習慣和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其中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瞭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有一定的識字能力,能夠閱讀一些淺近的文章,已經初步具有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意思的能力,並且能夠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同時,學生的詞語積累量有限,有時心中很明白,卻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
四、說教法學法
動作表演法;朗讀感悟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的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圖片、語言描述、形體體驗等多種方法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教材,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透過語感訓練,整體把握知識內容和情感態度。根據二年級的知識積累和認知水平,補充資料,開闊視野,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認知需要,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發展。
五、說學具、教具:
教學本篇課文,準備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使用小燕子、青蛙、蜜蜂三種小動物的頭飾。
六、教學設計
本篇課文,擬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教學,寫字教學、和對課文內容的初讀;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和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