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軸對稱(第1課時)》優秀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軸對稱(第1課時)》優秀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軸對稱(第1課時)》優秀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教案資料 《軸對稱(第1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軸對稱圖形,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的概念。

  (2)瞭解軸對稱圖形與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的區別和聯絡。

  (3)瞭解軸對稱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學習以及動手操作,讓學生關注生活,學會觀察,增強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體會圖形的美,同時感悟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教學重點】

  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的概念以及區別和聯絡。

  【教學難點】

  軸對稱的性質。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主體探究-合作交流-應用提高.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直尺、剪刀和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欣賞圖片,感受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

  我們生活在圖形的世界中,利用圖形的某種特徵我們想像和創造了許多美麗的事物.

  問題:觀察下列幾幅圖片,大家觀察後回答下列問題:(出示世博建築物、奧運會開幕式鳥巢煙火、飛機、蝴蝶、窗花等圖片).

  (1)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對稱給人以平衡與和諧的美感,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對稱的`世界裡,你平時有注意到嗎?

  (2)你能舉出幾個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徵的物體,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嗎?

  (3)你能利用手中的彩紙,剪出具有對稱特徵的圖案嗎?

  二、動手操作,教師組織,合作交流,歸納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師生互動操作設計:

  教師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觀察圖形,討論其具有的共同特徵,並利用“對摺”的方法剪出各種美麗對稱的圖案,展示出來,可以發現這些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我們把這條直線看作軸),直線兩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合,比如在生活中具有這種特徵的物體有:飛機、風箏、汽車等.

  1.經過學生討論,找到特徵後,引導學生歸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歸納: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2.出示教材圖片,下面的每對圖形有什麼共同特點?你能概括這些特點嗎?

  學生觀察圖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共同總結每對圖形所具有的特徵,學生可能發現:沿某條直線對摺,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軸對稱的概念進行歸納.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對摺,如果能夠和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摺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稱點.

  3.觀察,類比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對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區別和聯絡進行討論交流,加深理解:

  軸對稱是說兩個圖形的位置關係.而軸對稱圖形是說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圖形.

  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和軸對稱圖形都有一條直線,都要沿這條直線摺疊重合;如果把軸對稱圖形沿對稱軸分成兩部分,那麼這兩個圖形就是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反過來,如果把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看成一個整體,那麼它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