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淨化》說課稿
《水的淨化》這一課主要在課堂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中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大膽實踐的探究精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的淨化》說課稿,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水的淨化》是9年級化學第三單元課題3的內容,這個課題在以前的老教材中是沒有特別涉及的,如此安排也是為了符合新課程與學生生活貼近,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其中強調了一個初中的基本實驗操作——過濾,也提及了蒸餾裝置的組裝與實驗。
課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解自然界水的分佈以及自來水廠淨水過程;
第二部分:透過實驗探究講授過濾的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
第三部分:硬水與軟水的區別以及如何將硬水變軟的方法(蒸餾)。
本課題內容根據不同教學思路,既可以一課時上完,也可分兩課時進行,為了能更好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我選擇用兩課時完成,本次授課為該課題第一課時,即上述第一、第二部分。
教學重點:過濾與吸附等淨化水的方法、過濾操作。
教學難點:水的淨化方法、過濾操作。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純水與自然水;認識吸附,沉澱,過濾等淨化水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究水的淨化方法與自來水廠的淨化流程,瞭解水的淨化。
3、情感與態度:透過水的淨化處理過程,懂得衛生健康飲水,體會化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透過探究活動,培養科學探索精神和細心標準操作的科學品質。
三、說教學方法
透過課件演示,結合實驗來完成。
四、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從魯濱遜荒島取水的故事情景入手,提出問題,透過討論得出水中所含雜質的種類,並引出課題(貼合教材內容的故事情境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講授新課
【投影講解】自來水廠的淨水過程(透過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把在校學生平時想知道卻又無緣接觸的工業生產過程帶進課堂,既起到激趣的作用,又能化繁為易,讓課堂充滿生機)。
【投影講解】結合自來水廠的淨化過程,按順序整理出常見的兩種(靜置和吸附)沉澱淨水法及其淨水原理。
【再次強調】明礬的淨水作用(以上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樹立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的觀念,並能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挖掘化學問題的探究慾望)。
【動手實驗】吸附沉澱並過濾,除去池塘水中的.不溶雜質(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科學正確地進行實驗的能力,充分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並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討論小結】該實驗目的、儀器與試劑、操作要點(透過討論,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並增強合作交流意識)。
【對比提問】為什麼有的小組的濾液不澄清?應該怎樣補救?
【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疑過渡】剛才實驗所得的澄清的水是不是就能安全飲用了呢?為什麼(再次激疑,把學生的思維又一次引向高潮,有意注意被啟用)?
【知識回顧】生產自來水時,沙濾後的水又被引入了活性炭吸附池,它不但可以進一步過濾不溶雜質,還可以除去部分可溶雜質。
【投影講解】活性炭的過濾吸附作用(以舊激新,加強前後知識的聯絡)。
(三)課堂小結(透過小結對知識加以結構化、系統化)
(四)練習鞏固
【投影展示】
(五)課後作業
獨立完成本課後習題;
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簡易淨水器(及時練習,及時反饋,使學生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