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跑》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合作跑》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作跑》教學反思1
本節課很好的貫徹了新課標“健康第一”基本理念,透過各種遊戲,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了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集體合作中熟悉跑、喜歡跑、體驗透過互助、協作、獲得成功的樂趣”的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快速跑能力,培養學生與人合作既相互協作、與人交往能力。從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的課堂反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的練習,學生課堂討論積極,興趣很高。而且透過練習,學生的親身體驗,教師的引導,學生總結出了合作跑的要點:合作、默契和節奏,雖然不是很完整,但學生能夠總結出幾點一經不錯,說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積極總結。
在農村如何在器材少、場地小的情況下把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一直是困擾農村學校體育教師的一個問題,這節課教具只用了一些沒有用的廢報紙,幾根標誌杆。教具簡單,而且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樂趣,成功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報紙一物多用。
本課也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師的語言表達不夠清晰語速過快,在音樂的配合上沒有提前做好準備,浪費了點時間,課堂的安全強調不夠,以後的教學還需注意!
《合作跑》教學反思2
週二上午第二節,在新教師彙報課活動中,我開了一節以跑為主要內容的課——《合作跑》。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一指導思想
本課按體育新課程標準理念為依據,結合學校及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材和學生練習法,整個教學構想立足於學生全面的健康地發展需要,同時結合顧老師的市級課題《小學體育課堂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之研究》這一課題,根據中高年級學生身心特點,整節採用“合作式”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寬鬆、和諧、民主、歡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練習思維與肢體均衡發展,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
以課標理念為基礎,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學生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同時學會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公平競爭。
二教學目標
圍繞新課程標準制定學習目標,本課的學生學習目標著重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運動參與: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創設讓學生主動、愉快的學習情景,重視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習的過程產生更大的成效,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
2、社會適應: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與同伴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師生間、同學間交往、溝通的能力。
3、運動機能:在健康娛樂參與中不知不覺建立合作跑動作技術,重在配合。
4、健康心理: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了解獲得成功的途徑與體驗成功的愉快。
三課後反思
針對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愛求新異以及對遊戲活動的興趣等特點,遊戲和比賽讓學生在課堂中盡情的玩,從中學會合作跑的要領:配合。
讓學生帶這問題做準備活動,準備活動採用合作試高抬腿,這個環節解決了學生身體搖擺的問題,腿基本上能和地面平行,在原地高抬基礎上提高難度進行行進間高抬腿,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課堂的氣氛。其次在課的基本部分中,我先讓學生做一個遊戲,快起快跑在遊戲中既發展學生的快速起動快速跑的反應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之後就是我課的重點內容:跑。直線往前跑,讓學生觀察我的手臂擺動方式和腳蹬地的特點,
然後讓學生圍繞這兩點想象其他跑的方式,在教學是強調合作、快速。之後進行了拉手跑、兩人三足。
透過本課以合作主線引出本節課的高潮部分“賽龍舟”,透過教師的情景匯入,在春天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使學生由好奇→娛樂身心→陶冶人的情操,收到較好的練習效果。大多數學生表現出了較高的參於度和興奮度。在這部分激情高漲,每個思想中時刻想到合作,大部分小組很好的完成了任務。每一組都有明確的分工,統一的口號,同意的步伐,充分的體現了合作,任務完成時學生還有未盡興的感覺。
本課教學中用設疑提問到實踐運用,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並自主、合作、探究地展開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尤其在教師下達任務後,各組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所設計的遊戲方案豐富多彩,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透過意為團結合作為主旋律的各種比賽,發展了學生的奔跑能力,也切實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和挑戰自我的意志。本課教具雖簡單又實用,組織時要強調學生注意安全。
整堂課總的來說思路清晰,但不足之處也很多:
1、在重點內容跑的.教學中,最好能設計一些讓學生在原地擺臂、原地利用前腳掌蹬地跑的活動,讓學生更能體會和練習動作要點。
2、最大一點就是在時間的掌握上,比我教案裡設計的時間提晚了1分鐘下課。
3、在接力比賽中,缺少鼓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的話語,缺少教師參與活動。
4、在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中,對學生隊形沒有組織好,學生之間靠的太攏,那做動作就放不開,我自己的示範也不夠。
然而讓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在整節課中,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學生們的笑聲,我還不夠溫柔(說話語調沒有高低變化),語言表達還應該更幽默些,所以笑聲自然就少了。不過我想說,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又多了一筆“財富”,我想我會在今後教學中好好鍛鍊自己,加強各個方面能力培養,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合作跑》教學反思3
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應以更為開放的形式來體現,在教學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民主合作”的教學觀;在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之中。具體的說,為體現新理論,達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嘗試:
一、小組學習,培養團隊精神本案例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小組合作嘗試教學模式。
體育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是體育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競賽、遊戲等教學行為大都需要合作。本案例自使至終,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新知,很好的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如:在以二人為主的練習小組中,學生經過討論探究,發現問題的疑點、難點,從而對合作跑有了一定的認識;我指導學生透過合作討論總結觀點,形成共識,在這個環節中我把討論的氣氛調節起來,調動學生合作的慾望,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好處,從而養成合作的習慣,形成合作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在進行小組比賽中,讓學生充分發揮團隊精神,表現出良好的合作能力,為爭取好名次努力。
二、形式多樣,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說明了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運動興趣,因為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本案例開始就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嘗試練習,以此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利於學習目標的完成。接下來,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兩人三足行、開火車),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透過這些競賽活動,目的在於使學生感到新奇、充滿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三、創造活力,體驗成功學習
透過總結、交流,促進各組之間的瞭解,發展學生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意識。學生課後的反映。有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們今天特別高興,雖然你沒有教我們動作,但卻給了我們合作實踐的機會,大家一起合作的感覺真好!”學生的這些話,是我深深體會到:在體育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多給他們考思的空間、發言的機會、合作的場合,要充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體育教學中,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儘可能為學生創設自行探索、體驗的空間,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品嚐到體育活動的樂趣。總之,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緊密聯絡實際,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體育活動中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