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遊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搶椅子》

幼兒園中班數學遊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搶椅子》

幼兒園中班數學遊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搶椅子》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遊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搶椅子》,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能透過點數正確說出20以內物體的數量。

  2、在搶椅子游戲中,感知椅子數量的遞增遞減模式。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小凳子40張。

  經驗準備:幼兒會熟練的玩搶椅子游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排放椅子。

  1、請幼兒來想辦法把一旁的小凳子排成圓形。

  師:今天我們來玩搶椅子游戲。中間有很多椅子,誰來數一數有多少椅子呢?怎麼樣才能數的清楚?我請一個小朋友再邀請幾個好朋友來排椅子。

  2、點數椅子數量,制定簡單規則。

  數一數我們排了多少把椅子呢?怎麼才能數清楚?誰來數一數?

  在搶椅子游戲中應該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

  搶椅子的規則是什麼?

  二、進行遊戲,體驗遞減:

  1、老師幼兒一起玩遊戲,體驗凳子和人數的遞增遞減。

  問題:

  現在的椅子數量是多少?人數是多少?

  這次如果再來一次,旁邊應該有幾張椅子?應該還剩下幾張椅子?

  這次如果再來一次,旁邊有幾個小朋友,還剩下幾個小朋友?

  小結:也就是中間的人會越來越少,旁邊的人會越來越多。中間的椅子會越來越少,旁邊的椅子會越來越多。

  三、一輪遊戲後,就“淘汰”規則進行商討和調整:

  1、被淘汰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心情?

  2、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不淘汰人,又能不打破“椅子的數量必須一點一點減少”的規則?

  四、結束。

  今天的搶椅子游戲就玩到這裡,下次可以把遊戲的規則放到你們自己的遊戲中去,好不好?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透過點數正確數出20以內的數量,同時感知數量的遞增遞減模式。

  在活動中,我能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為什麼一開始椅子數不清楚,因為太亂了,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要排列整齊了,才便於點數。在邀請幼兒排列椅子時也不經意的加入需要幼兒進行思考的環節“把你算在裡面,一共5個人。”每一輪遊戲之後我都及時進行提煉,進行點數。並且讓幼兒一步步的感受旁邊人數和椅子的遞增,中間人數和椅子的遞減。

  不過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有的問題提的該不夠準確,比如問孩子們“搶椅子游戲的規則是什麼?”孩子們都回答“不能搶,不能推別人”等,而沒有講到“要一個人坐一張椅子,沒有搶到椅子的人淘汰。”如果這個問題換成“搶椅子游戲應該怎麼玩?”也許幼兒的回答就會是玩法了。在活動中我的點數次數過多,並且都是一起點數,有點亂,也會引起孩子的躁動,可以適當減少點數的次數,只需讓孩子感知到椅子和人數的遞增遞減即可,不需要每一次都數一遍了。在活動中雖然我意識到要讓孩子多說,但是有的時候給孩子的機會還是不夠多,自己說的比較多,並且沒有讓幼兒生生互動,在後面重新商量規則的環節,可以讓幼兒進行生生互動,這樣會更好的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