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範文

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1

  《雷雨》是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五組中第二篇課文,本組課文內容主題是“大自然的秘密”,重點訓練學生從課文中提取重要資訊的能力。《雷雨》用生動又洗練語言描寫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色變化,讓學生體驗大自然天氣變化的美麗景象。

  《雷雨》課文共有八個自然段。經過“複習匯入”環節,我開始了新課堂教學。

  為了讓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我設計了“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雷雨的?抓住了哪些景物來寫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學生理解了一至三自然段描寫了雷雨前的天氣情況,抓住了“烏雲、樹上的葉子、蟬、蜘蛛”幾種景物來寫;四至六自然段描寫了雷雨中的天氣情況,抓住了“閃電、雷聲、樹、房子”幾種景物來寫;七、八自然段描寫了雷雨後的天氣情況,抓住了“太陽、空氣、彩虹、蟬、蜘蛛、池塘、青蛙”幾種景物來寫。這個教學環節中,我讓學生有讀有思考,帶著問題思考,從課文中提取相關資訊,找到以後用筆畫出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接下來,我設計了“你能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色變化嗎”這個問題,目的是鍛鍊學生說話和複述課文,透過複述環節,為學生背誦課文做好鋪墊。

  第三個教學環節,我設計了“你還知道哪些自然天氣現象”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興趣,孩子紛紛說出“大雨、陣雨、雪”等常見的天氣現象。為了拓展學生對自然天氣現象的認識,認識變化多端的大自然。我用形象的圖片展示了“風、霜、霧霾、沙塵暴、泥石流”等自然天氣現象,孩子們一陣驚歎。 欣賞了圖片,我不忘滲透環保意識,告訴孩子,大自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需要我們熱愛的。

  課堂小結後,我設計了“看拼音,寫詞語”、“連一連”課堂測試,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

  這節課總體來說比較成功,每個環節精心設計,學生參與度高,尤其是讀課文時很投入,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多數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因而課堂效果較好。不過個別同學偶爾跑神,需要教師時時關注,時時提醒,以後再有這種情況,可以採取抽讀課文的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2

  學生對於雷雨這一天氣現象比較熟悉,課文以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後的順序來寫。文章結構清晰,學生容易讀懂。另外,課文中的兩幅插圖也有助於學生去感受課文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根據漢字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寫“垂、越”兩個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激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的興趣。為上好這堂課,切實讓學生喜歡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就一定要在教學方法上多思考,採用一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學形式來切實解決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1、自主識字、學生互學。在第二大板塊中,先由學生自主提出學習子卡的步驟,再進行多種方法識字的交流,最後透過“哪個字最難記?”這一問題進行反饋。實際上,也是自主學習的一個明顯體現,於是就順勢識記“垂”“越”二字。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學生主動提出後馬上進行識字教學,突破了教學難點。

  2、層次清晰,多法再現。在識字教學環節體現了層次清晰,例如“越”字的教學,從課文中的句子到短語訓練,再到句子訓練,掌握“越”字的含義,再到擴詞,積累其它義項。再如“垂”字的教學,層層遞進,學生透過直觀的演示理解什麼是“垂”,進而讀好句子。在隨文識字的過程中,運用了不同的方法有側重地處理生字。如:藉助圖片識字法、換一換、減一減、猜字謎、形聲字等方法。

  3、朗讀指導,體現個性。本課在隨文識字後隨即指導句子的朗讀,並且主張個性化朗讀。如:“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你就是這隻小蜘蛛,現在的心情怎樣?學生讀出著急、害怕的感受。再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學生有體會到害怕、壓抑的感覺,並且讀出了害怕。

  4、指導書寫,直觀糾正。本課在指導書寫時,層次清晰,並利用實物投影進行了直觀的教學,學生在問題改正的基礎上再寫,就會記得更深,寫得更美觀。

  教學都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雖然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是一些教學環節的處理還不夠有效。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識字的方法很多,但是沒有一個主方法。透過領導的點評,明確了一節課的識字方法可以有多種,但應該有一個主要的方法,引導學生去學習。

  2、有些方法不適合某個生子的教學,為學生識字提高難度。如:“亂”的教學,教師採用自理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記字的難度,應該從“亂”字本身出發,讓學生想辦法去識記,增更加容易。聽了領導的建議,我才意識到教學手段的實施一定要有效,一定要幫助教師實現這個環節的教學目標,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多法”。

  3、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時時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的點撥,丟失了一次教育的機會。

  非常感謝李欣燁主任、關校長和進修學校的白主任以及學年老師在此次評課中給我提出的寶貴意見,這讓我反思教學的同時,也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提升了我的教學理念,我會虛心接受這些意見並及時改正,爭取在短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年級下冊雷雨的教學反思3

  本文用精煉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

  首先,我讓學生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並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可問問周圍的同學,老師,或者查字典。並把生字詞解決掉。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然後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用動作記“壓”、“垂”;用聯想法記“亂”。聯絡自己觀察的情景,想象狂風中的小樹亂擺的樣子從而記住“亂”字;用換偏旁識字法記“虹”。聯絡自己的生活和閱讀實踐鞏固識字。

  在朗讀感悟上,我積極挖掘教材,抓住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感悟課文,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出示課文的兩幅插圖,比較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途中的不同景象。同桌互讀互評,培養合作精神。朗讀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勾畫描寫這些景象的詞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歸類整理詞語。在提問學生們哪一個字用得好時,學生們都積極回答問題,王樹基說:“老師,“壓”用得好,我能感覺到烏雲來勢很猛。成志認為“垂”用得好,能感覺到風特別大,蜘蛛特別害怕。氣氛很活躍。

  寫字指導,重點講解“彩、蜘、垂”,彩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筆處要在一條垂線上,蜘字的蟲字旁要寫的瘦長;垂字上邊的撇要寫的短而平,下面的橫長短不同。

  這節課課堂氣氛很活躍,達到了所要求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