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1

  分數與除法,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內容。而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之所以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絕不僅僅是知識演繹的結果,而是具體的模型、圖形、情景等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在設計《分數與除法》這一課時,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1.以解決問題入手,感受分數的價值。

  從分餅的問題開始引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當商不能用整數表示時,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本課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是藉助學生原有的知識,用分數的意義來解決把1個餅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數來表示;二是藉助實物操作,理解幾個餅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而這兩個層面展開,均從問題解決的角度來設計的。

  2.分數意義的拓展與除法之間關係的理解同步。

  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可以理解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係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反思這節課,在這一過程中,我在教學之前認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很簡單,而在實際教學時發現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我把重點放在例2上:3÷4=___(塊)的探究上。學生在理解的時候,還真的很難得到3÷4=___(塊),開始都猜想是,然後透過動手小組去操作,經歷驗證猜想的過程中,學生彙報中出現了是1/4,因為他們認為是把3餅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得了1/4……說明學生在操作中在思考了,同時也暴露出了學生在分數意義的理解上出了問題,問題在哪裡呢?出在把誰看作單位“1”上,問題在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上,這是難點。學生認為簡單,實際上不簡單,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說理和交流。把重點放在3÷4=___(塊)上,我藉助的是學生的動手操作,採取讓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辯論解決了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把重點放在3÷4=___(塊)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導過程中,不能講得太多,講得過多,學生會越來越不清楚。

  從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這個內容的教學我發現:學生的例子太少,沒有說服力,為了學生今後學習中遇到問題上該如何解決,我們必須在常規的教學中去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授人以 “漁”。於是教學中,在學生得到了3÷4=___(塊)後,不忙於理論的總結,因為在這裡學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認識。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情況,安排了適當的模仿練習,感性體驗數學活動,促進學生對結果的深層次的理解。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2

  《分數與除法》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基礎上,從除法的角度去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在講這節課之前,本來以為是很簡單的一節課,學生在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時也一定會很容易,唯一的難點是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我想只要藉助實物圓形紙片給學生演示一下,學生就會理解了,但當我講完這節課後,才發現我的想法太簡單了,我把學生想象成理想化的學生了,這部分知識雖然有一部分學生理解了,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在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還很困難。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一、在學生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時, 能夠藉助直觀形象的實物圖,透過動手操作、演示說明等方法,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這對於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由於我在教學時,疏忽了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在演示說明的時候,叫的學生少,如果能多叫幾名同學演示說明,再加上教師的及時點撥,我想這部分學生在理解這一難點時,就會比較容易了。

  二、學生不是理想化的學生,不要指望他們什麼都會,因為學生之間畢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教學“把3張餅平均分給4個同學,每個同學應分多少張餅?”時,我讓學生藉助圓形紙片在小組內合作進行分割,在學生動手操作時,我才發現有的同學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分,圓紙片拿在手上束手無策,只是眼巴巴地看著其他的同學分;小組的同學分完後,演示彙報時,有很多同學都知道怎麼分,但說的不是很明白。在以後的備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心理認知特點。

  三、小組的全員參與不夠。在小組合作進行把3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時,有的小組合作的效果較好,但有的小組有個別同學孤立,不能很好的與人合作,我想,學生在動手操作之前,教師如果能讓小組長佈置好明確的任務分工,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小組合作的效果就會更好了。

  四、在教學設計環節上,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過多,使整堂課顯得很羅嗦,練習的時間就相對縮短了。在操作這一環節上,我設計了兩次動手操作,都是分餅問題,分餅的目的是讓學生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學生分了兩次,但還是有的同學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如果只讓學生分一次,把這一次的操作活動時間延長一些,彙報演示時讓每個型別的學生都有參與展示的機會,我想這樣教師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在學生彙報展示的時候給予指導,使學生真正理解分數的意義。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中的第三節課。本節課旨在藉助圖形語言,在操作活動中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為此,根據本節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個體經驗,本節課做了如下三個層次的設計:

  第一層次:

  “分一分”的活動。透過學生動手分餅活動,讓學生經過觀察、比較與思考,發現整數除以整數與整數除以分數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藉助圖形語言,初步感知體會“除以一個數”與“乘這個數的倒數”之間的關係。這樣做不僅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更好理解分數除法意義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即分數除法的意義可聯絡整數除法的'意義進行學習。最後,透過啟發性的問話:“觀察這一組算式,你有什麼發現?”激發學生思考、求知、解答的願望,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層次:

  “畫一畫”的活動。在第一層次分餅的基礎上分線段,雖然線段圖比圓形圖更抽象,但學生已有分餅的經驗,所以學生根據問題不難列出算式,怎樣求出結果就成為這一操作活動要解決的問題。其中(1)(2)小題比較容易,學生從圖上可以看出結果,關鍵是第三小題不容易突破,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主要是讓學生弄清第(2)小題的算理,再將此方法遷移到地(3)小題。

  第三層次:

  “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動。由於學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礎,這部分比較大小的題目,他們不難填出答案。但關鍵是讓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從而發現題目中蘊含的規律。這一活動是學生對前面問題思考過程的整理,對分數除法意義進一步的理解。

  第四層次:實踐應用活動。是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內化知識的過程。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4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為什麼除以一個分數,等於乘它的倒數”,否則,會使學生陷入只背結論,不明道理的誤區,這樣的結果或造成學生出錯率高,為了很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做了如下的設計:

  一、動手操作,增加直觀性。

  1、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圓形的紙,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們透過自己的操作,很快說出了,“1除以2等於二分之一”的正確答案;

  2、問:這半張紙,也就是整張紙的二分之一,那麼這張紙裡有幾個這樣的二分之一呢?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們透過觀察和思考,得出了“1除以1/2等於2”的結論。我對學生的做法進行了肯定和鼓勵。

  3、再問:如果把整張紙每1/3一份,又可以分成多少份呢?每四分之一、每五分之一呢?

  學生透過親自動手操作,很快得出了“1除以1/3等於3,1除以1/4等於4的正確結論”,到了1除以1/5時,根本不用動手摺就得出了正確的結論。而且大部分學生都總結了“1除以幾分之一,就等於幾”規律。看著學生們興奮的表情,我提出了以下的問題:觀察以上的算式河的書,你發現了什麼?

  二、觀察討論,形成規律

  學生們透過觀察,討論終於發現了“除以一個分數,等於乘它的倒數”,我又追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大家透過回憶分數的意義,也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們大部分掌握了計算方法,但有個別學生在計算時有除號不變的現象。所以,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全部掌握計算方法。在解答方程時也不會出錯,提高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5

  《分數除法三》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分數應用題的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呢?教學時,我沒有采用書上的情境,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教學一開始我就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例如:我們班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男生?女生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現在知道“全班人數”和“女生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求女生有多少人,怎樣求?學生很快就知道列出乘法算式解決。反過來,知道“女生人數”和“女生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求全班人數呢?這樣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已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讓學生理解題中的數量關係是解決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教學中,我透過省略題中的一個已知條件,讓學生髮現問題,親自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聯絡,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從而讓學生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本課重點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方程的方法解決有關的分數問題,體會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模型。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藉助線段圖的直觀功能,引導孩子們理清解題思路,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

  在學生學會分析數量關係後,我把分數除法應用題與分數乘法應用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透過討論交流對比,感受它們之間的異同,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與區別,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掌握了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後,我又鼓勵他們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解法,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探究的平臺,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究解題方法,在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不同的解題方法。使學生經歷獨立探究、小組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對“分數除法問題”的演算法有初步的感悟,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有清晰的理解,為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