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神州謠》的教學反思

《神州謠》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神州謠》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下冊《神州謠》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神州謠》教學反思1

  一曲《神州謠》,以三字經的形式訴說著祖國的山河壯美,激發了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上課伊始,我帶領孩子們一起領略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讓孩子透過直觀的美景,感受祖國的山川秀美、風景如畫,從而對祖國產生了自豪和熱愛之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2、在讀文賞析的過程中,我引領孩子打著節拍反覆有感情地品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處:

  1、課前沒有佈置蒐集關於祖國山川以及民族團結方面的資料。

  2、課文可以藉助相關歌曲渲染情感。

  3、板書書寫過於簡單、書寫不及時。

  4、誦讀形式過於單一,僅限於齊讀和個別讀,而輕視了師生讀、男女生對讀、組內互讀等形式。

  改進措施:

  1、讓學生充分預習,課前蒐集資料,為課上的資料介紹節省時間,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預習的好習慣。

  2、備課充分,板書設計清晰有層次。

  3、採用多種形式誦讀,在讀中品味文字所傳達出的情感。

  4、今後在設計課時可以新增一些拓展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神州謠》教學反思2

  《神州瑤》是一篇短小卻內涵豐富的童謠,氣勢恢宏,讚美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壯美、風景如畫,表達中華兒女期盼祖國統一,為祖國繁榮昌盛共同奮鬥的願望。

  在講第一課時時,我注重把識字和感受中國的山川美作為學習的重點。在識字教學部分,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生字,在準確掌握生字的基礎上給生字找朋友,組詞或造句。在對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問,我的關注點在回答問題的孩子身上,其餘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長此以往,當聽的孩子發現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就會漸漸失去興趣,導致不同的問題出現,容易開小差,遊離到了課堂之外。而發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許精彩,但坐著的孩子,他們會質疑、會認同,他們也會有精彩之處。我不能為了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就一股腦兒地按著設定環節走下去,把與自己設計無關的都排除了。今後的課堂,我要不斷積累教學方法,多一些教育機智,把關注重心移動,關注到全體學生,使每位學生都能發揮其主體作用。

  一節課結束,我感覺本節課的目標是基本達成了,但是在上課過程中卻暴露了很多的不足。比如:語言不夠親切,缺少童趣,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在課堂紀律上,我需要更加靈活的應對學生所出現的不同問題,不能一味的忽視,更不能批評和言語傷害。對於文字的解讀更不能有絲毫馬虎。我想,未來我應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尋求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變得更加完美。

  《神州謠》教學反思3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在學生要求會認的生字中,有80%的生字在閱讀文中出現。

  我以文字為載體,依託文字進行識字教學,教學中採用了多樣化的識字形式讓識字與閱讀有機結合,在多樣性、趣味性的語境中,引導孩子們在快樂中識字,同時感受漢字的魅力。

  依託文字趣味識字,讓識字教學更生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中有看動作猜字,給生字組詞,給生字找形近字,識記生字等多種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欲,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識字,在愉快中學習。

  依託文字朗讀識字,提升識字效率。透過朗讀發現生字、記住字形,透過聽讀體會生字的意思,透過朗讀體驗情感。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字的音、形、意在學生的頭腦中越來越明析,越來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