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反思

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反思

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反思1

  早晨到校,翻看一本書,看到一段話:努力研究常態下的好課,不一定要課上得多精彩,但一定要尊重學生,尊重差異,體驗平等民主,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合作,探究。正合心意,記錄下來。

  今天我和孩子們學習《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前面孩子們已經學習了《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所以,今天的學習比較輕鬆。

  從備學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於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有了初步的猜想,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能解釋猜想的由來,但是,孩子們描述的猜想比較零碎,課堂上,需要做的是讓他們透過科學的方式經歷猜想——驗證的過程,最後透過提升,能用簡潔的數學語言表達,並加以應用。

  課堂實錄不敲打了,記下課堂上一個遺憾之處:課的開始,孩子們隨意聊著自己的猜想。在這裡,我的目標比較淺,就是為了知道猜想,而讓學生說猜想。其實,提出一個猜想雖然可貴,但是,提出猜想背後的東西更讓人回味。所以,在這個環節,我是不是可以注重猜想背後的東西呢?即讓學生說說,你為什麼這麼猜想?——學生是有這個意識的,我聽到大繆說:因為除法和乘法是互為逆運算的關係,所以,我的猜想是小數乘10、100、1000……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那麼小數除以10、100、1000……小數點就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浚銘是根據方向相反來猜想的,既然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那麼向左移動,肯定是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當時,我能有意識問問學生猜想的理由是什麼,或許更有數學味一些。

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反思2

  目標預設: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能應用規律正確口算一個數乘10、100、1000……的積。

  2、在探索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

  3、結合探索規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常識和自然常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教學重點:

  自主探索,並歸納出小數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難點:

  應用規律正確計算一個小數乘10、100、1000,特別是其中小數點移動時須補“0”。

  課程實施:

  一、情景引入

  1、談話:最近老師作了幾項物品單價的調查

  小黑板出示

  品名一枝圓珠筆一塊橡皮一輛玩具小汽車一臺電風扇

  單價2.50元0.25元25.00元250.00元

  2、你能將這些小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嗎?

  一學生完成後,指名回答,教師板書0.25<2.50<25.00<250.00

  3、引導比較

  這四個小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板書:數字相同,小數點位置不同

  4、揭示課題:

  小數點位置移動了,就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小數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二、自主探索,發現規律

  1、出示例2

  (1)用計算器計算,並觀察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

  2、彙報計算結果,並板書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問:5.04乘以10、100、1000後,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怎樣?

  引導比較:5.04×10以後小數點位……

  問:5.04是一個兩位小數,將5.04×1000小數點位置向右移動三位,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是什麼?(移動小數時數位不夠用“0”補足)

  3、請學生自己舉例,用一個小數分別乘以10、100、1000,觀察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4、引導小結,並適當評價。

  把一個小數乘以10、100、1000……後,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小黑板出示規律

  5、追問:如果把一個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相當於把這個小數分別乘上多少?

  三、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1、教學例3

  (1)出示例3,並說說你能從表格中知道些什麼?

  (2)問:你能告訴大家:每千克黃豆中蛋白質含是多少克嗎?

  你能把0.351千克改寫成克作單位的數嗎?

  (給你們一分鐘時間,一分鐘後,請在小組裡交流)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指名回答適當評價

  2、完成試一試

  (1)讀題

  (2)填空

  (3)交流

  3、完成練一練

  指名口答:

  問:36乘10、100、1000時你是怎樣想的?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練習十二第4、5題

  指名口答,並選擇其中3小題“1000×2.1=,0.24升=()毫升,0.65噸=()千克”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十二第6題

  (1)問:同樣的物體在地球上的重量和在月球上的重量哪個輕?為什麼在月球上輕很多呢?

  (2)引導審題,相機板書

  先理解題意,再問:地球上重10千克物體在月球有多重,認為什麼怎樣算?為什麼?

  板書:地球月球

  1千克0.16千克

  10千克?千克

  100千克?千克

  1000千克?千克

  (3)學生獨立完成後兩個問題

  3、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1)引導審題,板書引領

  先理解題意,相機板書,再問:1000

  平方米釋放多少千克氧?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

  1平方米0.1千克0.073千克

  1000平方米?千克?千克

  (3)學生口算結果,並說說小數點怎樣移動?

  4、拓展延伸

  10千克甘蔗可榨糖4.2千克,照這樣計算,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五、全課總結

  六、作業佈置

  教後反思:

  一、實現兩個轉變,促進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整節課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讓學生自主探索和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途中,採取多維互動,合作交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啟迪。實現了對知識的自我構建,讓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培養,促進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二、多維互動,實現學生認知的自主構建。

  學生深層次的認知發展,既需要獨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學生之間本來存在著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其實也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因為學生的思維彼此之間就是最低的發展區。在教學中,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發現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再透過學生自己舉例觀察點位置的變化情況,從而引導學生比較、合作、交流。在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時,請他們選擇各自的方法把0.351千克改寫成用克作單位的數。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讓獨立思考的同時,透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交流、全班交流,讓極大部分學生能發現“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從而實現學生認知的自主構建。

  三、激勵評價是推動有效學習的動力。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對學生探究精神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激勵評價的同時,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這種評價既是一種數學化的過程,也是推動有效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