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Myhome》教學反思範文

《Myhome》教學反思

《Myhome》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Myhome》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Myhome》教學反思1

  今天,我講授了人教版(PEP)第四冊Unit4MyHome的第一課時。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聽、說、認讀單詞:study,bathroom,bedroom,kitchen,livingroom以及能聽懂表示指令的幾個動詞片語。教學難點是單詞study,bathroom的發音。

  昨天,我就準備了相配套的錄音帶,自制了單詞卡以及與課文相配套的圖片。同時,我讓他們也準備了這些東西。課前,我先讓學生演唱以前學過的歌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縱觀本節課,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聽力。

  聽,有助於培養學生理解語言的能力,英語尤為如此。

  1、聽音跟讀。如在講授Letstalk中的單詞時,我讓他們跟讀錄音機,感受單詞的語音語調,培養英語語感,突破本節課難點,模仿正確發音。

  2、聽音理解。如在講授Letsdo這不部分內容。首先,我讓學生根據圖畫理解句意。之後,我放錄音,他們一邊聽錄音,一邊做動作,並同時說出這些句子。學生帶著要求認真聽,抑揚頓挫的音樂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二、創設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使用英語,給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1、利用圖片。英語教學應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呈現教學內容時,一般應以形象直觀,生動易學為主。因此在教學單詞時,我拿出了表示各種房間的圖片“study,bathroom,livingroom,bedroom,kitchen"。學生眼睛看著圖畫,嘴裡念著單詞。這樣既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能力,也加深了對這些單詞的印象。

  2、運用日常交際語。在我的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一些簡單的課堂交際語。營造英語語言環境。如:“Comehere.Gobacktoyourseat.Openyourbookandturntopage…"等句子,使他們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語言情景中學習英語。

  三、注重活動。

  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活動的開展。因此,在語言訓練中,我經常開展各種有趣且有意義的活動。

  組活動,同桌之間的活動都是學生平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如在教學Letsdo時,我讓同桌之間互相練習,一個讀上句,一個讀下句。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更多訓練的機會,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四、關注情感。

  課堂教學使師生進行情感對話的過程。作為交流工具的英語更應是這樣。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相關知識有積極的情感態度,才會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善於表揚。

  人性中最深層次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因此,在我的教學中,我時時、處處用放大鏡捕捉他們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這學期我班轉來許多新生,以前從沒接觸過英語,他們能讀對一個單詞,我就鼓勵他:“Super!Youdidagoodjob!"讓表揚的光環照耀在每一個學生身上。

  六、關愛學生。

  愛,人類一個永恆的話題。沒有愛,就如世界白天沒有太陽,夜晚沒有月亮一樣。

  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保護每個學生的自尊心與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進步與發展,尤其是有困難的學生。雖然有時候這種進步與發展使微乎其微的。我班的馬寶山以前的英語成績一直在50分以下,這學期我一直鼓勵他,表揚他,用愛心打動他。每次無論幹什麼,我都用手在他頭上輕輕撫摸一下,讓他感受到教師“慈母般”的愛心。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方法使一塊教學之“寶”,只要我們每位教師稍稍留意,隨時可以在教學的漫漫征程中撿到。

  一節課雖說只有40分鐘,感觸卻極其深刻。每天都在上課,而每節課都有不妥與欠缺之處。但對於我來說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希望,同時我也相信,只要我們有耐心,恆心,愛心,學生將會與我們以“心”交“心”。你我的教學之路將是一片燦爛的豔陽天。

  《Myhome》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的確立,教法學法的設計,最終要在教學程式中體現。因此,合理安排教學程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結合學生的認知狀況,我用以下四個教學環節來完成本課的教學。

  (一)激趣引入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仍然愛唱、愛跳,一開始上課就讓他們學習語言或者複習語言對他們來說是枯燥的,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在一上課進行簡單的問候之後,我便帶領學生進入了聽音動作這一環節,結合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動作:standup,sitdown,run,walk,dance,jump,sleep,wakeup.這樣能有效的調節學生的情緒,使學生以昂揚的熱情參與到下一環節的學習。

  (二)探究新知

  我在學生面前做出很開心的樣子,然後高興的告訴他們“Ihaveanewroom,abigroom,inmyroom,Ihaveadoor,adesk,achairandabed.,Ilikeitverymuch.Doyoulikemyroom?Welcometomyroom.引導學生回答Yes,Ido.然後我出示Let’slearn的圖片,教學單詞:因為這些單詞同學都熟悉,教起來很容易,只需注意單詞fridge,shelf,table的發音就可以了。因此,我透過各種遊戲幫助學生記憶這些單詞,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單詞教學這一環節裡我設計了兩個小遊戲:第一個將本課時的單詞上下左右貼在黑板上,播放錄音,學生聽一聽,指一指。再次打亂圖片順序,學生根據錄音指圖片。教師還可請能力強的學生說單詞,其他學生指圖片。另一個遊戲是讓學生聽錄音,跟讀Let’slearn中生詞。然後教師隨意說詞,學生快速的指出。這個遊戲能讓學生快速反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競爭意識。

  遊戲結束後,我會及時找到各組的leader簡單總結自己組成員的表現情況並對其他組同學的表現進行評價。簡單統計各組的獎勵情況,對暫時領先的組提出表揚,對稍落後的組進行鼓勵。

  在Let’sdo這部分內容的教授中,我透過

  1)學生聽錄音,邊聽邊做。

  2)教師邊發出口令,邊示範動作。示範後,教師發出口令,

  學生做動作。

  3)教師在黑板上展示Let’sdo的圖卡,讓學生看看圖,

  做一做,說一說。

  4)比比誰最快,教師快速出示圖卡或者說指令,學生迅速

  反應,做出動作。

  (三)練習延伸

  小組內拿出自己準備的房間圖片,根據房間圖片,相互之間詢問。要求學生簡單描述自己的房間,結合學過的語言描述房間內傢俱陳設的名稱、特徵等。學生看著自己親手繪製的房間圖片,親切感、生活的真實感都一股腦兒地湧上心頭。此時他們用學習的語言進行交流的願望也就特別強烈。

  (四)總結評價

  根據各組學生的對話情況,完成小卡通貼的發放,選出本節課的優勝組。學生進行簡短自評,老師總結學生學習情況並小結本課知識點。

  雖然課堂是按照原來的設計講了下來,但還存在許多的不足:

  一.複習熱身的`過多,以至於後面的時間過於緊張;複習的時候老師說得過多了,因為是講過的內容,可以放開手讓學生自己說,學生已經非常熟悉這些內容,老師沒必要講的很多。

  二.從“新詞呈現”的活動設計來看,五個新詞的呈現方式未免顯得單調而乏味,學生沒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學生按照教師預設的程式,亦步亦趨,顯示出一種明顯的機械式的“走馬觀花”。雖然我透過TPR動作來教授單詞,但是缺乏生活化的語言活動卻無法激發學生的課堂表現欲。因此,課堂缺少趣味性。

  三.小學英語還是要強化漢義,注重詞義,不要因為要達到全英教學就不許說漢語。

  改進:

  一.課堂上要多用英語誇獎孩子;

  二.要多聽錄音,學生多跟讀;

  三.要教學生簡單的發音法;

  四.單詞講解忌平均用力。

  小學英語的教學要善於把英語教學生活化、活動化、情趣化。利用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巧妙地設計一個個有效的語言資訊溝,讓學生在趣味中習得語言,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保護。這樣,語言的生成就水到渠成了。

  《Myhome》教學反思3

  新課標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倡導教師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本人在教學my home一課時就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並就教學得失談談自己的想法。

  設定有效任務

  “以話題為主”的方法的倡導者認為:如果學習者對有關話題或題目表現出關心和興趣,他們就容易產生使用新語言的動機。因此,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確立一個與學習者緊密相關並能引起他們興趣的題目,以激發他們開展對該題目的調查,並把語言的使用當作該項調查的必要的、核心的組成部分。(赫德爾森)這樣,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中,使用語言的目的就會與語言的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透過大量的實踐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

  本課時的話題my home,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學生在課餘也很樂意跟同學談起這一話題。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我考慮到學生的程度比較好,而且他們的準備工作很充分,如果一節課只讓他們掌握幾個關於房間名稱的單詞會比較單薄,於是我就結合“Let’s do”部分的內容,增加一些有關各個房間功用的詞彙,擴大資訊量,給學生布置一項介紹自己家的學習任務。上課一開始,我就提出學習任務,讓明確學習目的,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透過新授呈現、操練鞏固學習新語言,最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運用語言,達到“能介紹自己的家”的目標。

  樹立“大課堂”觀

  所謂“大課堂”就是指教學時間不能只侷限於課堂40分鐘,而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教師有了教學設想之後,就應及時告知學生,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到任務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從準備到實施都有他們的全程參與,讓他們透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在教學這一課時前兩天,我就給他們佈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畫畫自己的家,去找找家裡的各個房間用英語分別是怎麼說的,學生都能興致勃勃地去準備。這樣,大部分學生在上課之前其實就已經學會了部分甚至全部新語言,減輕了課堂負擔,使補充教學內容和增大資訊量成為可能。另外,也為任務的實施提供了時間的.保證。

  當然,課堂上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也不能成為任務型教學的終極目標。我們更應該放眼於生活課堂、社會課堂,讓學生在真正的生活中去使用語言,達到交際目的。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先在四人小組介紹自己的家,然後讓他們在教室裡自由找自己的好朋友介紹,最後結束時,再讓學生課外向老師介紹自己的家或者家裡來客人時,帶客人一邊參觀一邊介紹。這樣,就拓寬了學生學習和使用語言的渠道,達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想境界。

  注重榜樣示範的作用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比較弱,學習策略比較欠缺,對語言的整體把握能力也不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並且還要注重示範的層遞性:由教師示範或藉助媒體示範到尖子生的示範再到大面積練習,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不僅在教學詞彙和說唱時強調示範,更重要的是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注重示範。我以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說與做的慾望。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之前,我給出語言框架,先自己示範介紹,然後讓尖子生學著模仿,再分成四人小組相互介紹,最後再讓學生自由到好朋友地方介紹。這樣,學生學得紮實,學習任務也能順利完成。

  雖然這堂課上得比較順利,但是還有不少遺憾。最主要的是評價機制還不夠,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在以後的教學中有待改進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