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面具》教學反思(通用7篇)

《面具》教學反思

《面具》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面具》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面具》教學反思1

  面具與學生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絡,本課的內容學生極感興趣。從小學生們就戴著孫悟空、豬八戒、動物等一些面具嬉戲、玩耍,因此,本課的內容學生非常感興趣。根據課程的要求,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手工貼上製作有趣的紙面具。當我走進班級時,竟發現同學們都興致勃勃的在擺弄自己帶來的材料,有些同學竟已經制作了一些有趣的面具正戴在臉上呢!

  在這課的教學中,我沒有過早地呈現出教材的內容,而是抓住學生“好玩”的心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的音色、動畫效果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參與,不僅使學生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一定社會的人文和歷史特徵,初步發現面具的基本特徵,並且調動了學生對面具的好奇之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面具的探索、創造的熱情。為下一步驟的教學展開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在案例教學中,我課前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模糊因素,根據學生已有的美術觀念與水平,對學生廣泛存在的對藝術模糊的不合理認識和習慣進行了深入地瞭解,以此作為實施發現學習的重要出發點,我設計了三個有針對性的問題情境:如何用紙條卷折成各種立體造型;如何用剪、刻、卷、折把紙片做成立體造型;如何把這些孤立的立體造型透過想象轉化為紙面具造型。於是模糊因素變成了發現的材料,拓寬了學習的範圍,學生有了探索的空間,並且難度適中,學生樂於發現、操作,最終以無限的想象和豐富的創意超越了教材的有限編排。

  重視學生自身具有的學習能力,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這是現代美術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案例中,學生在加工紙條、紙片,拼擺“零件”的活動中積極參與、努力發現,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我的作用體現在發起和組織“發現學習”的活動、評價和鼓勵學習活動。我還參與到“探究”紙造型活動中,和學生一起把探索活動推向高潮。由於在教學活動中我擺脫了“授與者”的身份,學生並沒有意識到我的參與是一次示範,沒有要仿照一個的想法。學生自我創新的主體意識形成了,創造的紙面具造型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真正體現出了學生各自的風格和個性。

  本節課的教學,即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願望又完成了作業要求,掌握了許多製作的技法。由此我又生髮出許多的感慨,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孩子感興趣的就是他所需要的,當探索的內容是孩子們興趣點時,他們就會調動自己全部的智慧、力量去探索發現、去創作實踐。並樂在其中。

  《面具》教學反思2

  《有趣的面具》讓孩子們能學習用誇張的手法自制面具,並引導幼兒用剪、貼、畫、折等方法制作。並能啟發幼兒認真細緻、有創造性地操作,最後能帶上面具參加面具舞會體驗創造、成功的快樂。在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準備了不同形狀的面具模型: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的。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同時還給孩子們準備了材質不一的各種紙,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進行選用。

  在整個活動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小羊,以我參加面具舞會來引出活動,激發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又出示了製作方法上有明顯的不一樣的南瓜面具。讓孩子們說說:“你喜歡哪一個?你覺得它什麼地方最有趣?”來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徵。同時感受眼睛、嘴巴等自己在製作時可以大膽地創意,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與創作。同時重點講解了眼睛的製作方法,讓孩子們如何去製作一雙適合自己臉形的眼睛,同時能把握好眼睛的大小等等。接下來我又出示了四個不同形狀的面具模型,讓孩子們去大膽地想像我要用哪一個模型,做一個什麼面具?透過孩子們的交流開啟孩子們想像的空間,面具其實可以多種多種,有動物面具、有植物面具、有人物的面具等等。孩子們在最後的操作中製作出了動畫片中的機器人、還有小狗、小豬、大象、西瓜、花兒面具等等,當孩子們戴上可愛的面具後,孩子們的那種開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個活動雖然在孩子們熱熱鬧鬧的講、做中顯得次序井然,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問題。

  1、整個活動留給孩子們操作的時間過於簡短。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由於教師給孩子們的提問有三個。

  1、你喜歡哪一個面具?為什麼?

  2、你覺得哪兒最有趣?

  3、還有什麼不一樣?

  三個問題的出現重複廢時。完全可以合併成一個問題。你喜歡哪一個?你覺得它的什麼地方最吸引你?

  2、眼睛的位置講解與操作方法更應該合理。

  我重點講解了眼睛的寬度之間的把握,而忘記了讓孩子們在比對眼睛寬度的時候,應該首先先確定面具在臉上放置的高低。避免孩子們製作出的面具,眼睛的位置有的在臉的中間、有的在最上面或者下面等等。

  3、要特別注意孩子已有經驗的整合。

  孩子們在製作眼睛時我讓孩子們先挖一個洞再進行剪,但是由於操作工具的特殊,所以孩子們基本都很困難地在挖,此環節浪費了孩子們十分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們運用已經學過的先對摺剪,再挖的經驗。

  4、注意同伴間的相互合作。

  孩子們在比對眼睛的位置的時候,由於自己又要掌握位置,又要用手固定住地方,確實給孩子帶來一定的操作困難,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之間相互合作,你幫助我畫,我幫助你畫,動作又快又好,而且還會讓孩子們體驗到相互合作的快樂,增強同伴間的溝通。

  5、注意活動細節的處理。

  孩子們在剪耳朵等一對對的東西時,可以讓孩子們運用折後剪、孩子們在操作時,應該時刻注意讓孩子們注意班經的衛生等等。自己操作結束後,一定要讓孩子們進行對桌面的整理,並將自己的操作工具分類收拾等等。

  《面具》教學反思3

  今天上午執教了一個大班美術活動——我的面具,還曾記得寒假備課時就對這個教學活動把握性不是很大,覺得活動要呈現很好的教學效果非常有難度。

  在昨天和同行班老師的課前探討中,我們也分別從不同的做法進行了有效的交流,因為有一個班級已經在前兩天上過了,它們採用的是剪畫的方式進行的,沒有按照實際教學活動的方法進行。所以在探討時我們也曾經想利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製作,但又想想用教案上的方法制作出來的可能會更好。

  於是下午開始我便進行教具製作,把廢舊報紙用漿糊一層層地塗在半個氣球的身上,貼了好多層,因為等待漿糊完全乾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製作完畢後把它晾著。今天上午我一上班直奔教室,結果效果還真不錯,一個立體的面具模型呈現在眼前,馬上決定上午第二個活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

  在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能夠認真聽好示範講解,而且製作的積極性也相當高,能夠認認真真地把廢舊的報紙一層層的塗上去,因為結果需要時間的等待,所以做到中餐前大家的效果並沒有呈現出來。看著孩子們放在一起的毛坯,我發現要達到很理想的效果可能會有一定的距離,因為大家普遍的一個通病就是塗的層數不是很多,而且不是很密。下午又去看了孩子們的作品,因為還沒有完全乾,所以效果還並不明顯。

  縱觀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雖然可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師間磨課交流的過程是認真的,孩子們製作體驗的過程同樣是快樂的,相信在下一次的這個活動中,孩子們一定會製作得更加成功!

  《面具》教學反思4

  本課是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面具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亞洲、非洲、美洲等地區的原始藝術中,都可以找到面具。因為它顯示了原始藝術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藝。特別是我國的不同民族和地區,有著多種面具。把這些面具介紹給學生,可以促使他們多方瞭解世界不同民族的藝術。同時,由於地域、種族的差異,面具的風格迥異。裝飾藝術表達內容的廣泛,表現形態的千奇百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充滿了無窮的樂趣。

  教學中首先透過展示了不同材質、不同造型表現手法的面具。它們在形態與神態的表現上給人的感覺多樣,有的滑稽怪誕、有的粗獷奔放、有的猙獰恐怖、有的質樸天真……這幫助學生了解面具的多樣風格,瞭解多種表現方法。透過製作步驟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製作面具的基本方法,解決製作中的技術難點。最後我讓學生戴上面具講有趣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了幾個特點。

  一、興趣入手,貫穿欣賞、競猜、情境想象等活動,始終以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達到學生樂學、會學的目的。

  二、將美術課程與其他學科巧妙地進行整合。比如在初步認識、欣賞各地的面具之前,將其所在地在版圖上進行顯示,使學生的瞭解更直觀,更清晰。在介紹面具的來歷時用觀看影片代替了枯燥呆板的解說。聲音、圖象的感官刺激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

  三、請來學習小夥伴,透過參觀博物館的形式自主解疑。在明明博士的帶領下,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來學習,其目的性更強,積極性也更大。這樣的課件設計體現著學習的互動性,使教學輔助媒體真正起到了實效性。

  四、知識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絡,學生面具的作業設計與迎新舞會相結合,學以致用。

  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

  一、面具文化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在一節課的時間裡瞭解各地的面具特色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也沒有這樣的必要。因此,本課的面具欣賞部分顯得有些多而淺。如果重點分析欣賞一兩個面具,先總結出面具誇張的特點再進行廣泛的欣賞,使學習由點到面再總結,對學生後面的設計會更有幫助。

  二、學生技法上的學習指導得不夠。

  在進行面具設計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其表現方式。可能是教師在示範時過快了一些,也可能是因為新學習的油水分離法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選擇了用油畫棒或彩筆設計。

  《面具》教學反思5

  面具一課屬於“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的精神。所以本節課主要從導趣、導思、導練三個方面進行教學結構的安排。

  美術課首先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所以在上課的'一開始首先讓學生欣賞老師帶來的面具來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作面具的慾望;其次透過多媒體課件向他們展示豐富多彩的面具,讓他們直接透過視覺感官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面具的藝術特點從而適當地運用在他們接下來的面具製作中;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讓他們對老師帶來的面具進行大膽地評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當然這一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由於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作業的進展過程較慢,導致在時間的安排上有點倉促,特別是在最後的作業展示這一環節中缺少了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這一重要環節;其次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呈現出有部分同學缺少相互間的合作精神,在以後類似的教學中一定要給予強調;最後在教學的方法上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進行靈活多變,以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

  透過這一節課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在“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中,不但要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慾望,促進他們對美術學習的喜愛以及動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設計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從而提高對周圍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願望。

  《面具》教學反思6

  藝術貴在創造,學會運用自己那顆美妙智慧的心,才會有創造性思維的閃光,才會使平庸的人變成傑出的人,個性才會得到發展和昇華。如果沒有創造就失去做人最大的意義,創造使一個人充滿智慧,創造性思維就是提出新穎、獨特的想法,使人的心靈得到昇華。它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個美術教育者,應著力於抓住兒童的創造力,調動起兒童的心靈世界,從而實現兒童美術教育情感智力的發育。

  本課教學設計透過看看、做做、想想,採用啟發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了解面具的一些基本知識,並能展開想象去自己設計面具,雖然製作水平稚嫩了一些,但是他們戴上自己設計的面具時的成就感,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果把學生的面具展示活動安排在戶外,效果會更好。

  《面具》教學反思7

  《面具》一課屬於“設計。應用”的設計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本課遵循“以學生髮展為本”課改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有助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從興趣入手,達到學生樂學,會學的目的。教學中展二了不同材質,不同造型表現手法的面具,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發現面具的從形狀、色彩、花紋上的基本特徵,讓學生很快地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並且調動了學生對面具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面具的創造熱情。

  學生創作環節中,重視學生自身具有的學習能力,以小組為單位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究面具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創造出的面具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真正體現了學生獨特的風采。

  本節課的教學即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願望,又完成了作業要求,並掌握了面具的多種表現手法。但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手工面具的製作,還應多加強小組間分工合作的能力,以及體現面具誇張的特點。

  以上是我對面具一課的初淺反思,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指出,我會用努力去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