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通用7篇)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1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屬於“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是組成圖形的線段按相同的比發生變化的過程。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既幫助學生理解了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又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1、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意義。

  放大與縮小是兩種不同的變化,所以用來表示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意義也不一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明確:用來表示圖形放大或縮小的比表示的是現在每條邊的資料和原來每條邊的資料的比。無論是表示放大的比,還是表示縮小的比,其前項都表示變化後的長度,後項都表示變化前的長度。表示放大的比,前項大於後項且比值大於1;表示縮小的比,前項小於後項且比值小於1。只有理解了按一定的比將圖形放大或縮小的意義,才能正確地在方格紙上將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

  2、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基本特徵。

  教學中,不僅要透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感知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還要讓學生理解圖形是按什麼標準放大或縮小的,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透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並結合平面圖形的特點展開比較,揭示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數學本質,初步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基本特徵:大小變化而形狀不變。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2

  一、注重數學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理解“放大”含義,我把圖片進行“變大”和“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時,這時我就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為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於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重視難點的突破

  教學中,做到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麼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A到圖形B的變化過程後,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B變為圖形A?你是怎樣理解“2:1”的?”(有的同學就會說出:“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還有的同學說:“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後項就小。”……學生的智慧碰撞,內心的欣喜溢於言表。)

  但我覺得還需要逐步完善以下幾點:

  1、儘量放慢語速,讓學生更好地聽準確,聽明白。

  2、利用各種形式,多種不同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3

  是比的實際應用,是在比和比例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從而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並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的圖形放大或縮小。

  成功之處:

  明確放大與縮小的區別。在教學時首先透過生活中的一些放大和縮小的現象,初步認識放大與縮小的特點是把原影象按照一定的比進行放大與縮小,所以和影象的變形有著本質的區別。然後透過教學進一步研究放大與縮小的`特點,讓學生思考2:1表示什麼意義,怎樣放大圖形呢?自己嘗試畫圖並比較所畫的圖形是原圖形的2倍,就是放大,並且知道要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原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圖形的大小變了,形狀沒變。接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放大後的三個圖形按1:3的比縮小,得出圖形變小了,但是形狀沒變。最後通過出示幾個比讓學生判定哪個比是放大,哪個比是縮小,例如:5:1、1:4、2:1、1:3、4:1、1:2使學生明確比的前項是後項的幾倍是放大,比的前項是後項的幾分之一是縮小。

  不足之處:

  教學中只出現了長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這幾種簡單而又特殊的圖形,對於這樣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學生都不難理解,但是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這幾種圖形不僅僅是把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還要與它們的高、角度都有聯絡。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4

  1、注重數學術語表述的明確性

  教學中讓學生體會、理解“變大”與“放大”含義的上不同時,教師把圖片先進行“變大”後再“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直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因為是第一次接觸,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這裡就需要教師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為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於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2、注重教學磨到細微變化處

  在練習“試一試”教學中,學生在練習把三角形按2:1放大後,教師應細心觀察學生所畫情況,雖然有部分學生在畫前有了教師對三角形特徵地提示後知道三角形按2:1放大的後,不僅底和高會按2:1放大,第三條斜邊也會按2:1放大,但大部分學生沒有直觀的進行驗證,只有空談的概念是沒有辦法在頭腦中形成強烈的直觀意識的,所以對與放大和縮小是把條邊的放大和縮小體驗不深刻,不利於對放大和縮小含義的理解,不利於對比例含義建立。

  教學時,圖片原來的長是8釐米,寬是5釐米;放大2倍後的圖片長是16釐米,寬是10釐米。但實際上格子比較大,圖片的邊又在格子上,使得學生要得到放大後圖片的長和寬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我細細研究一下,把資料相應調小,也就不會出現得到資料比較難,不利於學生觀察的狀況了,也節約的時間,讓課堂的學習效率更為有效了。

  3、注重教學隨機變化

  在教學新授中當圖片原來的長是8釐米,寬是5釐米;放大2倍後的圖片長是16釐米,寬是10釐米。當時我第一次把圖片的長放和寬放大相應的倍數時,沒有放大到2倍,當時可以作為讓學生初步感知,教師提到那如果在進行放大呢?放大到2倍時,觀察一下現在的長、寬與原來長、寬的變化,適當的調整教案靈活的處理,第一次讓學生初步體驗,第二次放大學生有了第一次的體驗,第二次就更易感知了,教學也就順理成章了。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5

  本節課主要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59—60頁的內容。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方面的內容。新教材將“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納入到比例單元中,比例的知識屬於數與代數領域,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的意義以及有關平面圖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課前,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於自身經驗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數學的語言描繪變化的關係。而數學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則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與縮小,它是一種定量的刻畫。

  課一開始,我利用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上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並回答,這些現象中,哪些物體是放大?哪些物體是縮小?同時呈現的素材選用學生熟悉的照片,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新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產生對知識的渴求心理。接著出示教材第60頁的例4,在教學中,我利用課件把放大和縮小的過程直接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長方形各部分按比例放大的現象。有助於學生對數學意義上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的理解。經過學生的觀察、討論與交流,學生對於圖形放大後相應邊的變化有了清晰的認識,完成了真實的數學理解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體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覺得按什麼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在這一過程的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原長方形到放大後的長方形的變化過程後,隨之發現對應邊的比,後到圖形的比,然後培養學生用規範的語言闡述出圖形是如何放大的;再類推出圖形的縮小的方法,結果在練習的反饋是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此接受上有困難,分不清放大與縮小的現象,描述不出來。但經過引導學生再仔細觀察、對比後,學生不難找出其中的規律,如按2:1放大就是每條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比的後項是1;按1:2縮小就是每條邊縮小到原來的2倍,比的前項是1,同時學生還明白了圖形的形狀是不變的。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明白學生腦中並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在學習過程中能由學生觀察、發現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會使學生領略到更多的精彩!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6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它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是圖形的各部分線段按相同的比發生變化的過程,特徵就是“形狀不變、大小改變”。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能理解圖形是按什麼標準放大或縮小的,而且能用網格圖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些體會:

  1、以數學概念規範生活認識。

  對於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模糊的,對於圖形放大與縮小過程中的內在規律並不清楚。而本節課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的是,數學意義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是有一定變化規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將圖形的每一條邊同時放大或者同時縮小,這是一種定量的刻畫。在教學時我首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通過出示一張非常小的圖片,學生看不清,產生“把圖片放大”的需求,接著我透過動畫展現了圖片“由小變大”放大的過程與“由大變小”縮小的過程,使學生對放大與縮小有了初步的感受。

  然後充分利用例題的教學資源,透過把原圖變大後的三幅圖的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有的圖長變長了,但寬沒變;有的圖寬變長了,但是長沒變,這樣的變化都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放大,而我們要研究的放大必須是長和寬同時變化,而且具有“形狀不變,大小變了”的特徵的。層層遞進,從而規範了學生心目中對放大與縮小概念的理解。為下一個環節學生探究圖片放大與縮小過程中各對應邊的變化規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與縮小是兩種不同的.變化,用來表示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意義也不一樣,是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學中,我注重從比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順序:即用變化後的圖形的邊長與變化前的圖形的邊長進行比較,都是以變化前的長度為標準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還是縮小的比,其前項都表示變化後的長度,後項都表示變化前的長度。並透過比較使學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項比後項大且比值大於1;表示縮小的比,前項小於後項且比值小於1。

  在初步理解了放大與縮小的含義以後,我趁熱打鐵,透過“還能按幾比幾放大(縮小),算一算放大(縮小)後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等活動,引導學生從比的意義聯絡到兩數間的倍比關係,求出放大(縮小)後長和寬,把對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與以前學過的“倍”、“比”“分數”等知識溝通起來,有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7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方面的內容,將這一內容納入比例單元中進行教學,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使學生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更加紮實。為了讓孩子在課堂上對本節課動心,在教學過程中,我體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班牌匯入引動心。

  為了一開始就讓孩子們動心,我聯絡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數學。在匯入環節,我設計的是對本班的班牌進行變化,透過對班牌的放大與縮小,讓孩子們初步感知。為了讓孩子產生衝突認知,我刻意只放大或縮小照片的長或寬,照片中的班牌會發生什麼變化,以誇張的手法形成對比,引起學生視角上的衝突,學生在驚訝與爽朗的笑聲中感悟到在進行圖形的放大或縮小時,不能隨意的變化,是有一定要求的從而初步感知比例的意義。

  二、動手操作曬動心。

  課堂上,我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首先在例題的出示中我故意去掉2:1這一重要條件,讓孩子去發現問題,孩子們很快的看出題目不對,進而引出2:1這一個比,大家在激烈的討論中自己得出了放大的要求。到這裡,我沒有就此停下思考,而是順勢在幻燈片上展示將正方形的一邊放大,孩子們在視覺與思維的衝突中對各邊加深了印象,從而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特點:大小變了,形狀不變自己總結出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效果比較好。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讓孩子們自主完成圖形的縮小這一部分的內容,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並能當小老師進行講解,這一系列的活動很好的展現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將孩子們課堂上的動心活動都曬了出來。

  三、課堂之後延動心。

  動心課堂一直是我們李蕊工作坊所追求的,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不但要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精彩展示,還要讓孩子們在課後留有餘味。因此,課尾,我以配樂的方式播放幻燈片,讓孩子們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還讓孩子上講臺演示自己所帶的實物,如:氣球、放大鏡、手電筒等,這一舉動不但是對本節課的一個總結,而且將課堂上的知識遷移到課外,透過緊密聯絡生活,尋找到了知識的原點,從而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樑,將枯燥的數學回歸絢麗的生活,孩子們在下課了還在“動著”,真可謂是心動而行動啊!

  不足之處:

  本節課結束後,達到了目標的要求,但是還是有幾個不足之處,一個就是在講授圖形的放大的過程中因為對2:1解釋的不到位而佔用的時間太長,導致後面講圖形的縮小部分內容時間太緊張,另一個就是在練習的處理中應該在細節部分處理的更嚴密一些,讓孩子說清楚是圖形的放大還是縮小後再下筆畫,這樣就更明瞭了。

  在今後的的教學中,我還是要沿著如何讓孩子對數學課堂動心這個思路探究下去,用有趣的生活情境生動教學,爭取讓課堂精彩,學生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