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1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0乘任何數都等於0”的基礎之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內容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只要學生理解了0與一個數相乘等於0的意義後,那麼對於這節課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因而,新課教學之前我就引導學生複習了有關0與一個數相乘的乘法,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新課的教學主要以教材例題10的教學和試一試為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例題10的教學要引導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要讀懂題目,求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4個120是多少,可以用乘法4×120來進行計算,探究這道算式的計算方法是,透過學生思考和交流討論,同學們做出了一下幾個方面的交流彙報:第一組:我是像昨天一樣用豎式進行計算的4乘0得0,2乘4得8,1乘4得4,結果是480,第二組:我們是用口算的因為4乘12等於48,所以4乘120的結果是在48的後面加上一個0就是480。
有一個優秀的同學興高采烈的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算百位上的1乘4,再算十位上的2乘8......借這個機會老師就要給同學講解計算時從高位算起是不科學的,如果十位上的數需要向百位進位,百位上是不是又要重新進行計算呢?所以,計算時我們要從個位算起。第四組:我們組還找到了一種方法:就是把一位數對齊乘數的0前面的數,請組裡的同學在黑板上進行板演。並介紹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這樣的簡便豎式進行計算。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2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來簡單、有趣,根據0的個數的不同而進行不斷的變化,特別是在第3、5題中,學生樂於去嘗試發現其中的規律,思路也比較活躍、開闊。聯想十分到位,遷移能力較好。經過以前的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及歸納等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課堂中有個別同學的總結十分到位。
樂於學是數學學習中比較難調動起來的,在枯燥的計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覆的計算中要翻些花樣,上出新意,上活,讓學生喜歡,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來就課堂的效果來看,本節課的內容應該比較容易接受,估計應該比上一節課要好,但從作業的反饋上來看,計算的正確率著實令人擔憂,數位的對齊,0的個數,個別學生仍比較混淆。
下午放晚學前,針對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的三種情況又進行了示範:
1、第一個乘數末尾有0,第二個乘數末尾沒有0.舉例:250×43、400×25這種情況比較特殊,有的學生喜歡把400放在25上面,沒有真正搞清楚簡便演算法。
2、第一個乘數末尾沒有0,第二個乘數末尾有0.舉例:41×200
3、兩個乘數末尾都有0.舉例:900×70、90×170
透過示範,學生更加清晰了每種豎式的列法。希望家作的正確率能有所提高。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3
今天上了一堂小請客《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這是一節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是在剛學完乘數中間有零的乘法,同時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數是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因此本節課只要抓住新知與舊知的結合點,抓住幾十幾個十乘幾的積是幾百幾十後,然後在幾百幾十的末尾添零這個重點,學生即可較好的掌握。
我分三個環節實施了我的教學預設,第一個環節複習舊知,引入課題。先2×2和20×2等的題組練習,以及0×5的計算,以喚起學生對整十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回憶,到達能使舊知遷移到新知。
第二部分嘗試練習,提煉建模。是讓學生進行240×2的嘗試口算,並說明採取這種口算方法的理由,及本課的一個重點,然後由學生進行嘗試筆算。在筆算過程中,學生用的是普通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教師提示如果按照口算24個十乘2的方法進行筆算,那麼豎式先算什麼?板書格式,用虛線表示你思考的過程,再追問24×2等於48,這個48表示什麼,如何在豎式的積中表示。
在進行試一試的練習,說說集中的0為什麼變成2個?
最後提煉出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第三部分是分層練習,加以鞏固。練習中增加了乘數中間有零和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比較。
我設計預案時遵循這樣的兩個原則:讓學生透過我的引導和追問進行自主的探索,讓學生在離真知不遠的地方透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撥開雲霧,獲得清晰的思路。鼓勵口算方法的提煉就是為學習簡便的筆算方法而設計的,筆算的簡便方法也是透過學生的嘗試獲得的。在練習中,我讓學生上黑板完成後,有學生進行批改,對於批改的是否正確再有學生指出,把判斷正誤、發現錯誤及如何修改全權交給了學生。
第二個原則,就是體現在完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突破難點。本課的難點就是如何不讓學生忘記積的末尾添零。整堂課中我沒有再三強調在積的末尾添零,而是根據每題前半部分算到的積表示什麼意思,如何表示來突破這個難點的。在學生的計算過程中,學生始終牢記這一點,積末尾的0就不容易忘了。在課堂的隨堂練習中,只有一個學生忘了積的末尾添零。
在教學預案實施下來,學生掌握的情況令人滿意,整體的效果比較好。但是作業的時間還不夠;在新授部分,還不夠完全放開,在口算和筆算中,讓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在嘗試練習中,不要提醒學生250和900分別表示幾十個十和幾個百,讓學生直接嘗試,我這樣教學減低思維難度。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估算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學生提出這個問題可以透過口算算出結果。25×30,可以先算25×3=75,再在乘得數75的末尾再添一個0,就得到結果750。用筆算速度慢,在練習中,靈活運用該方法也可以解決一些比較複雜的計算,而且速度快。這種筆算的簡便寫法學生很容易出錯,第一關於0所在的位置問題,第二整十數乘兩位數的問題,第三如何進行驗算。
透過學習讓學生理解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演算法,重點主要放在探究計算方法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計算方法探索。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主探索,小組討論、交流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演算法。本節課,不但要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培養估算意識,還要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仔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對於一部分生來說,估算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那些估算能力較強的同學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能起到示範作用,使他們在別人的幫助下慢慢地學會估算。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5
本節課創設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經驗,嘗試著獨立列豎式計算,並透過交流,幫助學生掌握兩個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簡便筆算方法。
匯入新課時透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匯入,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先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條件提出乘法問題,並請全班同學幫助列式解答: 25×30,板書兩種計算過程,讓學生自己比較哪種簡便,使學生產生最簡便計算的意識。再提出一個乘法問題,要求用簡便的計算方法計算,正好對應了書中的試一試,這樣設計既靈活地運用了教材提供的情境,又尊重了學生提出的不同的問題,還運用了階梯式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地掌握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方法。
教學“想想做做”時,第1題計算之後,著重讓學生說說積的末尾添上的0的個數是怎樣確定的,讓學生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鞏固簡便筆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