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長
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作為我來說,一般作如下三個方面的反思: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
一、教學前反思,使教學成為自覺的實踐。
課堂教學前,教師們都需要備課。對於我,這是反思的最佳時機。今年我注重在教學前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認真研讀教材和課程標準,把握教學的目的和重難點,恰當地處理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式,選擇或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使新課程理念貫穿教學始終。我發現,這一教學前的反思的確對現在的教學產生了幫助,教學效率也有所提高。
二、教學中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教學中的反思,是一種瞬間反思,實際就是一種教學機智。它是在教學過程中及時、主動地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策略。
1、反思教育教學行為。我常在課堂上這樣問自己:這個問題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這類課堂活動是否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活動中是否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 2、反思教學策略。如反思在教學中是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是否有助於學生學會學習;教學是否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3、反思學習的過程。教學是為了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同時,還觀察、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學到了什麼、遇到什麼問題、形成了哪些能力等。透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反思,才能有效調整教學行為。
三、教學後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
我經常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就馬上進行反思,把課堂未及時發現的、學生在知識生成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記錄下來,為後續的教學做好準備。課堂中常常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靈感,老師們應該透過反思,捕捉這些“火花”,日積月累,既有利於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也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課堂反思可以想:
1、學生在這節課上有多少自由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呢?
2、學生可以自由完成的事,教師替代了嗎?學生有多少思維空間呢?
3、教師創造了幾次學生個體表現、體現成功、自信、快樂的機會?
4、在這節課上,學生能感悟到什麼做人道理?學生將獲得哪些生存能力?
5、在這節課上,課堂裡有幾次掌聲、笑聲、歡呼聲?
6、這節課與上節課比較有創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