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家鄉》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導遊家鄉》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課,自從我打算要開展活動後,一直在大腦中打”腹稿”,我一直在想: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活動課有時過於形式陳舊、呆板,如何做到與時俱進,讓學生喜聞樂見的綜合活動真正貼近於他們的生活,貼近於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呢?我一直很艱難地思考。再思考:摸索,再摸索……靈感的迸發來自於前些時候帶學生到“長鹿山莊”的一次旅遊,當時我感慨多多:做導遊原來要多才多藝。做導遊不但能讓遊客感受山水之美,還能幫遊客解決許多困難……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鍛鍊,熱愛家鄉,關注環保的意識不斷增加,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激情進一步激發,這是我最大的收穫和感想。由於是第一次涉足於這一教學案例的設計,手頭裡沒有參考的.資料,所以這種新課型新教法對我而言,壓力與機遇並存,自然不能達到”遊刃有餘”的教學效果,畢竟,面對自己如同醜陋孩子般的作品,我想,我肯定有類似母親慈愛般的柔情,我撫摸著它,我思考著它……更期待它的得到大家的認可。
收穫與反思
1、雖說活動的內容和結構通俗易懂,較好把握,但是由於學生生活閱歷少,學生思路封閉,會造成內容單一。要想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必須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我在讓學生學習活動時,明白導遊的工作職責,掌握其工作特點後,開展觀察調查實踐活動,在學生中鋪開對導遊相關知識的蒐集活動。學生經過實踐活動,內容豐富,激發學生主動活動的意識,並進一步認識到,導遊工作的不容易。這一環節是由淺入深進行教學的。
2、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學生充分地收集資訊,瞭解一名導遊的基本工作流程,以及有關導遊行業的簡單知識。並嘗試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蒐集、處理資訊能力、組織能力、與人交往等能力。在活動中培養與他人合作,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的精神,以及熱愛家鄉的情感。在活動中整體感知,在活動中有所感悟,在活動中受到情感薰陶。在這個環節中,在小組發言人彙報學習情況時,以不同形式的彙報,從整體上體會學做導遊的情感,抓住活動重點進行交流,理解活動內容。
3、尊重每一個同學的發言權利,以人為本。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課堂發言的優秀學生個性得到了張揚,學困生也有了發言權,重新燃起了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在互動學習中,既尊重每一個舉手的學生的發言權又沒有影響教學程序。
4、教師注意拓展學習渠道,擴大學生的視野,把學生用不同方式、方法採集到的資料變為有效的學習資源。在資料的運用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協作學習,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的氛圍。這不僅達到了資源共享,經驗共享,而且落實了“課標”中提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