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通用3篇)

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

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通用3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1

  實錄:進入“我喜歡的小動物”的主題,幼兒明顯表現出十分喜愛與積極的態度。動物是每一位幼兒都十分喜歡的,它們是小朋友親密的夥伴,一提起動物,小朋友便滔滔不絕地講起與動物相關的故事,可以說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的養殖角又添了一些動物,雖然只是比較常見的、烏龜、金魚等,但幼兒還是十分喜歡圍在旁邊想親近小動物,可見孩子是多麼喜愛小動物。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班設計了“了不起的本領”的調查表。在表格裡需要填寫三個內容:1、我喜歡的動物有哪些?2、它們的圖片3、說說為什麼喜歡它,最大的本領是什麼?透過調查表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豐富了小朋友關於小動物方面的知識。小朋友在調查表中的答案都很確切。有的幼兒說:“我喜歡馬,因為它跑得快。”還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大象,因為大象能用鼻子噴水。”小朋友講了好多。

  反思:透過此主題的開展,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也豐富了許多,此主題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個主題。不過我覺得在認識動物時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喜愛情況有重點的介紹一到兩種動物,認識得可以深入一些,全面一些,不至於都是認識的皮毛,只是面上的認識,可以重點深入地瞭解個別動物,透過一兩個動物的認識推廣到對其它動物的認識。透過“我喜歡的小動物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動物生動有趣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印象,為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2

  所思所悟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個體的差異也是不同的,讓孩子透過觀察和比較自己以及同伴,瞭解和發現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樣的地方,感受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處。教師的經驗再豐富,設計活動也應當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應當自然的真實的,而不是教師眼裡的,這樣的.情境是不真實的,應當多尊重幼兒個性化,不要成人化。幼兒需要發自內心的認可,不能夠去灌輸,孩子也想在集體中得到認可,在同伴之間得到認可,每個人都需要有價值的體現。

  教學評價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透過分段欣賞,讓孩子們理解內容。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認真傾聽,回答問題時各抒己見。理解故事實質內涵後,引導孩子瞭解和發現自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能很好地激發自信心。在最後的談話環節中,我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自我評價,並用欣賞的眼神和讚揚的語言給幼兒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最後我們一起大聲喊出“我,喜歡我自己”。

  對於個別性格較內向的幼兒也大膽鼓勵他們積極發言,挖掘其優點,使其能自我欣賞,產生積極的情緒。

  動聽的故事、豐富的人物、富有意義的內容和漂亮的圖片,讓幼兒更加認真、用心地傾聽、發言、吸收精華。

  喜歡幼兒園教學反思3

  傳統的美術教學在教授此內容時,一般是由教師告訴學生第一步幹什麼,第二步幹什麼,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是被動的,它設有思維活動或較少思維活動。學生學習沒興趣,由於思維沒有開啟,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掌握不牢固,記憶不深,學到的東西留於表面,雖然也能完成任務,但照葫蘆畫瓢的多,有創意的少,進入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改革以後,我將本課又進行了重新設計,新的設計重學生的主動參與,重思維,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已學的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抓住版畫的關鍵:製作凹凸版畫,進行發散思維,學生想出了很多種方法,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團結協助精神,同學圍坐一起學習,氣氛更輕鬆,學生製作單色版畫,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簡單、單調,課中設計了一個由學生動腦筋,教師對著實物投影儀進行新增,再對比的環節,這樣安排,學生很清楚地發現疏密變化對單色版畫的重要性,解決了美觀問題,結尾留了一個問題,如何利用單色版畫知識製作彩色版畫,教師精緻美觀的示範作品對學生視覺的強烈刺激,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實際上學生有了單色版畫知識,透過自己的思考是能想到辦法的。

  本課儘管將新理念的一些東西用了進來,但並不像一些公開課中所出現的問題:華而不實,只能作為公開課,不適合實際操作,而是非常樸實,很實在,只要有一臺實物投影儀就行了,便於實際操作,實踐表明,學生在本課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效果非常好,到了下課時間,依然不懇罷手,透過此課教學,我以為:①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②說起新課程新理念,好像就會要想到多媒體、電腦等等高科技,實際上那只是手段之一,關鍵我們要搞清楚新理念的關鍵在哪裡,如何切實可行地用到課堂中,只有這樣,新理念的應用才不會留於形式,而是能實實在在為教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