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醉花陰李清照教學反思

醉花陰李清照教學反思

醉花陰李清照教學反思

  《醉花陰》是高一必修四第二單元宋詞單元最後一篇課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醉花陰李清照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醉花陰李清照教學反思1

  《醉花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李清照詞二首》中的一首。本單元選取了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這四位詞人的作品,涵蓋了詞的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風格。

  作為婉約派的“宗主”,李清照的詞感情真摯,詞風清新委婉。她常用白描手法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的敏銳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塑造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豐富多樣的情感體驗。她的詞可以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作,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自然美景與閨閣生活,也抒寫夫婦之間的別離相思。後期詞作,多悲嘆身世,把故土之戀,家國之恨和個人遭遇交織在一起,更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

  這首《醉花陰》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作品。當時作者的丈夫趙明誠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兩地,李清照一人在家獨守空房,適遇陰曆九月九重陽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李清照思夫心切,寫下了這首《醉花陰》,透過悲秋傷別來抒寫自己的寂寞與相思情懷。

  既然本詞寫於重陽佳節,那麼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有哪些風俗,這個時間節點對於作者思想情感有怎樣的影響,涉及重陽佳節的古詩文有哪些,都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真思考。

  醉花陰李清照教學反思2

  《醉花陰》是高一必修四第二單元宋詞最後一篇課文《李清照詞兩首》中的一首,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代表作,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本文就把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展現得淋漓盡致。

  本課的教學設計重點圍繞品讀意象、體悟意境展開。我想透過各個意象的品讀幫助學生對李清照的詞產生濃厚的學習鑑賞的興趣,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愁哀思。匯入時,我透過引用郭沫若對李清照評價的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瞭解李清照的文學地位。接下來,我又和學生一起回顧了初中學過的《如夢令》,這也是為了鼓勵學生透過已學知識的複習回顧進一步明確李清照南渡前期的創作風格。之後是指導誦讀部分。學生之所以對古文不感興趣,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在學習古代詩文時有文字閱讀障礙。我就指導學生先讀準字音,然後讀出情感,邊誦讀邊體會。誦讀過程包括名家範讀、學生自讀、學生齊讀三個環節,讓學生覺得學習不枯燥,有興趣。接著就圍繞本文的詞眼對詩詞意象展開分析,由各個意象串聯成一幅圖畫,體會詞人的心情,感悟詩詞的意境。最後透過表格的形式對本文的時令、時間、景物、行動進行了整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人的愁緒。

  教學滿意之處:

  1、課前準備工作較好。課前組織學生就前期學習過的詩詞進行背誦,匯入部分又讓學生朗讀了之前學過的《如夢令》,以學過的詩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複習鞏固的基礎上使學生儘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2、意象分析也較透徹。注意分析上下闕意象,分析過程中注意聯絡之前所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複習鞏固了之前的知識。透過對比分析上下闕的意象更好地理解上闋中的“涼”以及下闋中的“瘦”,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詞人的“愁”。無論是指導誦讀,還是分析解讀,都在有層次地幫助學生將願意學習的興趣轉變為鑑賞解讀感悟的興趣。

  3、圖表的應用。課程總結部分利用圖表的形式對本文進行了梳理,形式相對新穎,既能吸引學生,又能簡單明瞭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意象,體悟意境。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

  1、誦讀部分有待加強。古詩詞的學習離不開誦讀,本課我採取的是學生自讀——聽錄音範讀——學生再讀的形式,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再朗誦,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理想,還應請一學生朗讀,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渲染詩詞情感。

  2、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有待加強。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課堂前半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的調動起來,課堂有些沉悶。後半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高。

  課堂是多變的,一個班50多個學生就是50多種個性,因此,要進行多層預設,多種預設,使預設更有深度廣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