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數學二年上冊《長方形、正方形》教學反思範文
一、取得成績 這節課中,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首先,用生活中的圖形引出新課,目的是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這樣對於已經掌握一些知識的同學是一種鼓勵,從而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
2、把課堂變成數學活動探索的場所。
在本節課,我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把知識點的教學融入到學生的`操作活動中,在活動中體驗和學習數學。如透過“折一折”和“量一量”“說一說”這些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並且發現了兩者的異同;透過小組的活動,讓學生在折一折的過程中,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係;透過 “猜一猜”,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3、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中我將研究圖形特徵所採用的方法定位為這節課的重點。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研究長方形的特徵呢?”,在學生得出長方形的特徵後,緊接著小結“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方法研究的?”然後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總結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徵。
二、不足與困惑。
1、課堂時間把握的不夠好,下課的時候習題部分還沒有完成,在探究活動中浪費了很多時間,以後在備課時應該多考慮時間的把握。
2、課堂上該讓孩子說的儘量留給孩子,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再進行總結概括,要相信孩子們會做得更好,不要操之過急。
3、語言的把握應該更佳簡潔,精煉,更加規範些。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包含關係,學生印象不深。是教師給的,而不是學生自主學習得來的。比如可以設計提問:是長方形肯定是正方形嗎?是正方形肯定是長方形嗎?應該讓學生明確:因為正方形包括長方形的所有特徵,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欠缺)這樣可以為今後的學習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