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範文
《組合圖形面積》五年級上冊《多邊形面積》這一單元的內容。這一單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和組合圖形面積。學生在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時,要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來進行計算,可以鞏固對各種平面圖形特徵的認識和麵積公式的運用,有利於綜合運用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
基於以上對本單元、本節課內容的理解,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和設計了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明確組合圖形的.意義。
2、知道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求幾個圖形面積的和(或差),並能靈活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二)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根據已知條件把組合圖形透過添補或分解成幾個學過的基本圖形。
(四)下面來具體談一談我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1、複習舊知
組合圖形的面積需在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計算,所以開始設計了複習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為新授內容做好知識鋪墊。
2、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在新課開始,教師多媒體出示漂亮的組合圖形讓學生觀察後說一說感受,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認識了組合圖形,再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物體表面的組合圖形,體現數學生活化;後自己動手拼擺組合圖形,使學生在頭腦中再次對組合圖形的產生感性認識,而且也下面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作了鋪墊。
3、突出重點,自主探索。
本節課並不是要教會學生求幾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而是讓學生體會到求組合圖形的方法。對於例題的教學,先讓每個學生拿出學具透過四人小組一起來分一分、算一算,給學生充足的探索時間和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的能力。當學生彙報出許多方法時,體現瞭解題方法的個性化。然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進行方法的最佳化,選擇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 “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設計空方形磚的練習,是為了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另一種方法。
學生經歷了自主探究與彙報交流總結出了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這樣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落到了實處。真正作到了感悟與知識的生成相輔相成。
讓學生求做一面中隊旗需要多少布,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和體現如何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他們在合作交流,展示成果中產生樂趣,鍛鍊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今後要繼續做到。
1、教學過程中,在指導學生學習方面,教師要全面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與活動。
2、學生學習之間的互動還需進一步加強。
3、繼續努力培養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