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教學反思範文
今天,我帶著激動、緊張的心情上完了《四個太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感受頗深。記得張田若先生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而《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本課的教學就是透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走進文字,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在教學中,雖然讓學生在讀中感知了,也思考了。卻沒有讓學生真正地去體會。如在教學“綠綠的太陽”這一段時,我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後,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個“綠綠的太陽”,待學生說出這個綠綠的太陽能帶給大家清涼時。我馬上引入,夏天頭頂上一個火辣辣的太陽帶給你一個怎樣的感覺。讓學生想象山上的小樹、田野的小花、街道上的行人以及操場上的小朋友熱得怎樣。這時學生說小樹熱得想喝水、街道上的行人撐起了遮陽傘……我馬上又問:“這時他們最需要是什麼呀”?生說:“一個清涼的太陽”到這裡我已經把學生那種內在的情感激發出來,於是我便想讓學生把這種體會自然而然地釋放與朗讀中,只要能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就能使學生體會到書中的小朋友把“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的用意了。我請了三位小朋友讀,這三個學生沒有給大家起到一個示範作用,教師也沒有及時指導,以至於後來的齊讀也沒能達到一個好的效果,讓人感覺有點走過場的味道了。把學生的內在情感透過朗讀表現出來的設想也空了,所以我想學生的情感朗讀指導一定要到位。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潛能。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髮展的根本後勁。針對我班學生表現慾望強以及本課內容的需要,我設計了表演這環節,在教學“金黃的太陽”時,我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透過讓學生回想秋天有哪些果子熟了,你最喜歡的果子熟了時你最想幹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猜落葉會邀請那些小夥伴來嚐嚐水果的香甜,為後面的'互動表演做好了鋪墊。然後我請學生上臺和我一起表演了“落葉邀請小夥伴長水果的情形。”這師生互動表演既起到了示範引導的作用,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看到學生的表演情緒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我馬上讓學生去邀請自己的好夥伴一起去“品嚐水果的香甜”,無論是師生互動表演還是生生互動表演,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在美的情境中體會了“金黃的太陽”給人們帶來的喜悅。我覺得這個表演不僅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鍊,還使得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