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第10單元階段性教學反思
本單元主題是“奇妙的海底世界”,三篇主體課文《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村莊》《圓圓的沙粒》。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海底漫步》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海底世界的神奇、迷人人民群眾採。透過本單元的學習,可使學生了解海洋的知識,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大海進行探索的慾望,產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在教學中,我立足於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確立了以讀代講,仔細品味,圖文並茂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了讀、品、思、聯等豐富的多層次的方法,課件的插入又豐富了學生想象的空間,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發展和提高,激發了學生熱愛大海、樹立探索大海奧秘的志向。
二、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使他們潛心閱讀,深入思考。重視了學生質疑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行探究性閱讀和思考。在探究性閱讀中,還組織學生合作閱讀、交流、討論,使學生取長補短,互相補充,增加了學生資訊量,為深入學習課文,作了充分的準備。
在教學《海底村莊》時,形式多樣的閱讀更成了學生個性化行為的發揮,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自由讀,同桌讀,出聲讀,默讀等。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章,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
三、協作交流更是成為本階段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相互討論,協作交流中互相提供資訊,交流思想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過程,交流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需要,對語文學習來說交流則更重要。
四、實現了語文整體教學,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課堂並非孤立於現實世界之外的學習空間,要把課堂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語文與生活的關係最為密切的,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輕鬆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真正實現了整體語言教學。
五、個性的表達,成為本單元教學的重要部分,學生在先確立自己的想法,記下自己的想法,然後到小組中進行交流,這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揮,又在交流中得到語言的訓練,能力的提升,效果三分明顯。
六、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因此我在這一階段教學中努力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構建大語文課堂,在每課結束後並不因此而止步。而且以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為目標,給學生設定拓展想象的空間。透過想一想、畫一畫、寫一寫等形式,更深入地對海洋世界進行了解,引起了學生的更深層的嚮往,使學生得以了更豐富的訓練。
七、本階段教學中的不足。
1、由於本地區與海距離太過遠,學生都沒有看見過大海,使學生在學習中只能看圖片,效果不明顯。
2、透過引導想象和創設情境,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表達出感受,雖然學生讀得很充分,但沒有真實看到過大海,學生的情感一直沒有達到高潮沒有達到最高水平。
3、在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