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司馬光》教學反思範文

《司馬光》教學反思

《司馬光》教學反思範文

  我在教學中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多種方法,使學生能輕鬆地理解課文並掌握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設計問題:“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麼會掉進大水缸裡呢?請你聯絡第一自然的內容說一說。”先讓學生初步感知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2、在“表演”中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同學們看圖,司馬光在幹什麼?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有個學生站起來,做了“高舉雙手使勁往往下砸”的動作,還“哎!”了一聲,真是把司馬光“表演”得活靈活現。其他同學也不約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3、透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教學目標。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課的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課文中人物的比較。我問學生: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地口大水缸裡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自己與主人公的比較。我提出問題:“同學們也動動腦筋,你還有什麼辦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裡的小朋友呢?”學生想出了很多辦法,有的說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來;有的說可以拿個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有的說可以拿個大木棍讓小朋友爬上來……這時,我又問:你們的方法與司馬光的方法比較,哪種方法好呢?透過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司馬光的機智、聰明。